0人評分過此書

余英時政論集(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5981_1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 目次
  • 余英時政論集(上)
    • 輯一 中國共產黨
      • 全球化的中國貪汙文化 誰在背後撐腰?
      • 中國的集權秩序在國內外均面臨挑戰
      • 中共一貫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 中國SARS疫情讓人擔憂
      • 從動車事故處理方式看中共集權統治
      • 駱家輝平民化到京引討論
      • 談學雷鋒運動
      • 共產黨大力宣傳學雷鋒 目的何在?
      • 中國當局的侵犯人權問題和共產黨的無恥文化
      • 「從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中共的又一個奇談怪論
      • 一朝讚一朝貶,政治含義非淺——談新電影《英雄》
      • 談胡錦濤紀念毛澤東講話
      • 當今中國黨天下
      • 談中央編譯局局長和女博士後的情色交易
      • 從中國人大政協代表的財富看中國政權性質
      • 中國政權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 評北京大閱兵
      • 中國二○一七年展望
      • 薄一波逝世有感
      • 中共失信於老百姓六十年 何以慶祝?以何輝煌?
      • 也談中國六十周年國慶大典
      • 對十八大不能抱以任何希望
      • 中共十八大面臨種種困難
      • 十八大的重要意義
      • 談十八大後中國的展望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中國改革前途
      • 三中全會解讀:經濟放鬆、政治加緊
    • 輯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
      • 中共正走在十字路口上
      • 談習近平反腐是否當真
      • 談習近平訪問貧困鄉村
      • 對習近平的期待
      • 談習近平的「中國夢」
      • 破碎的「中國夢」
      • 習近平主導意識形態鬥爭
      • 習近平的所謂改革 走的是毛澤東的老路
      • 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執政路線
      • 中國政治氣氛極端激烈化
      • 習近平要做毛澤東第二
      • 走向獨裁的習近平
      • 習近平統治系統下的觀察
      • 中國的貪汙與習近平的打虎
      • 習近平想做「毛澤東第二」將一敗塗地
      • 談亞洲協會主任夏偉對習近平的評論
      • 中國是否又面臨另一場「文革」?
      • 黨指揮槍,誰指揮黨?解讀習近平閱兵
      • 習近平焚書坑儒
    • 輯三 中國的法治、社會與經濟
      • 要求法治的呼聲
      • 中國老百姓看待「共和」
      • 從陳光誠案和死刑複審看中國法律改革
      • 且看提倡儒家的中共政權如何改革戶籍制度
      • 當前中國法律淪為共產黨政治工具
      • 中國城鎮化政策的陷阱
      • 國家安全法
      • 談廣東三名「番禺打工族」遭警方刑事拘留
      • 必須重視殘殺兒童的問題
      • 中國農民生活在九地之下
      • 胡溫親民作風難解決中國問題
      • 由錢雲會的死看中國社會的不公正
      • 談中國社會三大裂痕
      • 談中國高考制度的負面影響
      • 談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弊端
      • 昆明火車站砍人事件與恐怖主義
      • 中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
      • 談中西方軟實力
      • 談近期中國外企工人自殺和罷工維權事件
      • 王安石與朱鎔基
      • 從北京的空氣汙染嚴重程度談起
      • 「政治加緊」與「經濟收網」
      • 中國模式的實質
      • 重慶模式的唱紅打黑
      • 談薄熙來、王立軍事件
      • 薄熙來事件暴露了共產黨的全部缺點
      • 從谷開來的審判看法律在中國的地位
      • 從法律和政治角度解讀薄熙來案
    • 輯四 中國的對外關係
      • 中國特色的「外交關係」?
      • 中共的對外政策及壟斷部門的所作所為
      • 從微軟在中國的遭遇看中共對西方的態度
      • 評胡錦濤攻擊西方文化的演講
      • 呼應胡錦濤攻擊西方文化的雅俗兩派
      • 美中關係並無根本轉變
      • 中美之交,同床異夢
      • 為什麼美國派兩位高官訪問中國?
      • 從習近平訪美談中美關係
      • 中美兩國在亞太博弈的歷史與現實
      • 談談「歐習會」
      • 習近平和中共的反美運動
      • 中美關係的惡化
      • 中美政治新格局
      • 川普上任後美中關係分析
      • 我對二○○三年的展望和希望
      • 多邊會談並不意味危機過去
      • 北韓和中共微妙的關係
      • 談中國和北韓的關係
      • 朝鮮半島是否引發戰爭 關鍵看中國
      • 北韓發射導彈對中朝關係的影響
      • 我看中國的對朝政策
      • 從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看習近平
      • 談釣魚台事件引發中日關係惡化
      • 反日遊行暴力的反思
      • 中日關係向何處去?
      • 中印關係發展不可忽視文化上的交流
      • 中國與南亞鄰國關係的新動向
      • 南中國海的危機
      • 談中國贈德國馬克思雕像
      • 格達費與中共的鐵桿關係
  • 余英時政論集(下)
    • 輯五 台灣與香港
      • 談小布希公開表明反對台灣單方改變現狀
      • 反分裂法立法:沒有必要且不明智
      • 介紹台灣學者劉兆玄有關中國崛起的看法
      • 大陸打壓台灣 導致甲骨文申遺失敗
      • 談台灣民主選舉成熟說明什麼?
      • 台灣的抗議和中共的態度
      • 談談「馬習會」
      • 民進黨執政以後 台灣民主的發展和兩岸關係
      • 川普和蔡英文的電話交談
      • 民主制度和美中台三邊關係
      • 香港五十萬人遊行的啟示
      • 香港是中國自由民主的燈塔
      • 緬懷司徒華先生
      • 香港老百姓要提高警覺了
      • 香港和緬甸選舉的對比
      • 共產黨在香港實行國民教育 實質就是洗腦
      • 評香港七一大遊行
      • 香港的立法會選舉
      • 香港出版商姚文田被捕 當局收緊言論出版自由
      • 共產黨壓制新聞自由延伸到香港
      •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面臨危機
      • 五十萬港人七一遊行爭普選
      • 香港將來是不是要繼續抗爭下去?
      • 談香港公民運動
      • 審判黎智英 香港法律受考驗
      • 香港政改失敗的原因
      • 談香港「銅鑼灣事件」
      • 中國的周邊:台灣和香港
    • 輯六 民主與異議
      • 談黨內退休高幹民主追求
      • 談俞可平所謂的體制內改革
      • 解讀《人民日報》鄭青原評論
      • 談中國大陸近十年內發生巨大變化的可能性
      • 談烏坎村選舉與中國政治改革的前景
      • 中共政權轉移的困難
      • 言論自由與鞏固政權
      • 中共控制言論登峰造極
      • 中共壓制人民自由愈演愈烈
      • 談中共因恐懼而強化對維權人士的打壓和迫害
      • 中國官方大力打擊網路言論
      • 習近平強化對維權人士的打壓
      • 新聞自由日的反思
      • 民族主義取代了民主嗎?——「六四」十年的反思
      • 談「六四」記憶和中國人對民主的追求不可扼殺
      • 談「五四運動」和「六四事件」的異同
      • 共產黨對六四的恐懼已超乎常情
      • 《零八憲章》與劉曉波案
      • 中國官方在劉曉波一案上 應學習孔子的恕道
      • 談劉曉波事件
      • 廖亦武身上所體現的「見義勇為」
      • 方勵之的卓越成就
      • 科學與民主相結合:方勵之、許良英等知識人
      • 談中國的政治文化、維穩和對付盲人維權者陳光誠的手法
      • 談陳光誠事件的意義
      • 談陳光誠案
      • 論王宇等維權律師懺悔的真假
      • 談中國大陸一些重大民眾抗議事件的看法
      • 百姓的力量可以戰勝強權
      • 中國民間的憲政運動和反腐運動
    • 輯七 中國與世界
      • 暴風雨過去以後
      • 文明與野蠻——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
      • 尋求自由與安全之間的平衡點
      • 今年諾貝爾獎評選特點
      • 介紹今年諾貝爾獎情況及有關提名的背景
      • 從中共對劉曉波獲獎的反應引申開來
      • 中共為何阻止各方人士參加諾貝爾和平獎典禮
      • 中共對劉曉波獲獎的強硬反應 損害了在世界上的形象
      • 評中共反對諾貝爾和平獎 急頒「孔子和平獎」成為笑柄
      • 「孔子和平獎」鬧劇收場
      • 評普丁獲「孔子和平獎」
      • 當局對茉莉花聚會為什麼那樣緊張?
      • 中共對茉莉花行動的反應說明其政權的虛弱
      • 茉莉花在中國是香片不是反抗
      • 談茉莉花行動引起當局的極度恐懼
      • 北韓為什麼有恃無恐?
      • 伊朗抗議與天安門事件相比
      • 介紹翁山蘇姬
      • 埃及抗議如八九天安門廣場重現
      • 章家敦評埃及的抗議運動
      • 越南政府發布七十二號令 箝制網路自由
      • 李光耀的治國理念
      • 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慶典
      • 二十國峰會的反思
    • 輯八 學術與文化
      • 「王道」在今天的世界
      • 新年話「心」
      • 構建「和諧社會」與儒家價值
      • 談孔子對中國人精神上的貢獻
      • 共產黨真的尊敬孔子嗎?
      • 談「禮」與「仁」
      • 共產黨與孔孟之道背道而馳
      • 談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
      • 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豎起孔子像
      • 中國人文研究的困境
      • 圍繞「三代工程」的爭論
      • 重修清史:沒必要且荒謬
      • 談談季羨林、任繼愈等「大師」
      • 六十年來大陸人文學界一片荒涼
      • 中國在意識形態控制下 缺乏對歷史的研究
      • 給農民提供健康的文化娛樂
      • 北京藝術家集體抗議強制拆遷事件
      • 用流氓手段統治的大國怎能崛起
      • 談談艾未未事件
      • 談《甲申文化宣言》
      • 上海新編高中世界史教科書的反響
      • 中共文化改革的目的是加緊控制
      • 北京國家博物館及其展覽安排
      • 談故宮失竊案引發的問題
      • 談中國大學發展
      • 「海龜(歸)」引出的問題
      • 從夏業良被解聘看中國的學術自由
      • 回顧中國大陸的學術趨向
      • 中國的高校思想控制新招
      • 中國需要公平競爭的道德
      • 世界盃與中國文化的現代化
      • 談中國學者聯手欺騙國際期刊
      • 法蘭克福書展上的中共表演
      • 介紹《上海生與死》與《一滴淚》兩本書
      • 從余杰要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而受到警方約談有感
      • 可喜回憶錄和自傳增多
      • 《李鵬日記》為何取消出版
      • 談建黨九十年紅歌會及電影《建黨偉業》
      • 再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談二○一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 著作被禁,因一次講話?
    • 輯九 歷史的再思考
      • 甲申三百六十年 中國往何處去?
      • 談共產黨現在對辛亥革命的禁與忌
      • 對辛亥革命爆發原因的看法
      • 藉「五四」八十五周年機會再談民主與科學
      • 應該如何繼承五四精神
      • 講講張學良
      • 宋美齡一生反映中國近代側影
      • 從魯迅到胡適
      •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感
      • 從維吾爾人歷史宗教文化挖掘新疆事件根源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