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 目次
-
余英時政論集(上)
-
輯一 中國共產黨
-
全球化的中國貪汙文化 誰在背後撐腰?
-
中國的集權秩序在國內外均面臨挑戰
-
中共一貫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
中國SARS疫情讓人擔憂
-
從動車事故處理方式看中共集權統治
-
駱家輝平民化到京引討論
-
談學雷鋒運動
-
共產黨大力宣傳學雷鋒 目的何在?
-
中國當局的侵犯人權問題和共產黨的無恥文化
-
「從思想解放中統一思想」:中共的又一個奇談怪論
-
一朝讚一朝貶,政治含義非淺——談新電影《英雄》
-
談胡錦濤紀念毛澤東講話
-
當今中國黨天下
-
談中央編譯局局長和女博士後的情色交易
-
從中國人大政協代表的財富看中國政權性質
-
中國政權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
評北京大閱兵
-
中國二○一七年展望
-
薄一波逝世有感
-
中共失信於老百姓六十年 何以慶祝?以何輝煌?
-
也談中國六十周年國慶大典
-
對十八大不能抱以任何希望
-
中共十八大面臨種種困難
-
十八大的重要意義
-
談十八大後中國的展望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及中國改革前途
-
三中全會解讀:經濟放鬆、政治加緊
-
-
輯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
-
中共正走在十字路口上
-
談習近平反腐是否當真
-
談習近平訪問貧困鄉村
-
對習近平的期待
-
談習近平的「中國夢」
-
破碎的「中國夢」
-
習近平主導意識形態鬥爭
-
習近平的所謂改革 走的是毛澤東的老路
-
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執政路線
-
中國政治氣氛極端激烈化
-
習近平要做毛澤東第二
-
走向獨裁的習近平
-
習近平統治系統下的觀察
-
中國的貪汙與習近平的打虎
-
習近平想做「毛澤東第二」將一敗塗地
-
談亞洲協會主任夏偉對習近平的評論
-
中國是否又面臨另一場「文革」?
-
黨指揮槍,誰指揮黨?解讀習近平閱兵
-
習近平焚書坑儒
-
-
輯三 中國的法治、社會與經濟
-
要求法治的呼聲
-
中國老百姓看待「共和」
-
從陳光誠案和死刑複審看中國法律改革
-
且看提倡儒家的中共政權如何改革戶籍制度
-
當前中國法律淪為共產黨政治工具
-
中國城鎮化政策的陷阱
-
國家安全法
-
談廣東三名「番禺打工族」遭警方刑事拘留
-
必須重視殘殺兒童的問題
-
中國農民生活在九地之下
-
胡溫親民作風難解決中國問題
-
由錢雲會的死看中國社會的不公正
-
談中國社會三大裂痕
-
談中國高考制度的負面影響
-
談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弊端
-
昆明火車站砍人事件與恐怖主義
-
中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
-
談中西方軟實力
-
談近期中國外企工人自殺和罷工維權事件
-
王安石與朱鎔基
-
從北京的空氣汙染嚴重程度談起
-
「政治加緊」與「經濟收網」
-
中國模式的實質
-
重慶模式的唱紅打黑
-
談薄熙來、王立軍事件
-
薄熙來事件暴露了共產黨的全部缺點
-
從谷開來的審判看法律在中國的地位
-
從法律和政治角度解讀薄熙來案
-
-
輯四 中國的對外關係
-
中國特色的「外交關係」?
-
中共的對外政策及壟斷部門的所作所為
-
從微軟在中國的遭遇看中共對西方的態度
-
評胡錦濤攻擊西方文化的演講
-
呼應胡錦濤攻擊西方文化的雅俗兩派
-
美中關係並無根本轉變
-
中美之交,同床異夢
-
為什麼美國派兩位高官訪問中國?
-
從習近平訪美談中美關係
-
中美兩國在亞太博弈的歷史與現實
-
談談「歐習會」
-
習近平和中共的反美運動
-
中美關係的惡化
-
中美政治新格局
-
川普上任後美中關係分析
-
我對二○○三年的展望和希望
-
多邊會談並不意味危機過去
-
北韓和中共微妙的關係
-
談中國和北韓的關係
-
朝鮮半島是否引發戰爭 關鍵看中國
-
北韓發射導彈對中朝關係的影響
-
我看中國的對朝政策
-
從東海防空識別區設立看習近平
-
談釣魚台事件引發中日關係惡化
-
反日遊行暴力的反思
-
中日關係向何處去?
-
中印關係發展不可忽視文化上的交流
-
中國與南亞鄰國關係的新動向
-
南中國海的危機
-
談中國贈德國馬克思雕像
-
格達費與中共的鐵桿關係
-
-
-
余英時政論集(下)
-
輯五 台灣與香港
-
談小布希公開表明反對台灣單方改變現狀
-
反分裂法立法:沒有必要且不明智
-
介紹台灣學者劉兆玄有關中國崛起的看法
-
大陸打壓台灣 導致甲骨文申遺失敗
-
談台灣民主選舉成熟說明什麼?
-
台灣的抗議和中共的態度
-
談談「馬習會」
-
民進黨執政以後 台灣民主的發展和兩岸關係
-
川普和蔡英文的電話交談
-
民主制度和美中台三邊關係
-
香港五十萬人遊行的啟示
-
香港是中國自由民主的燈塔
-
緬懷司徒華先生
-
香港老百姓要提高警覺了
-
香港和緬甸選舉的對比
-
共產黨在香港實行國民教育 實質就是洗腦
-
評香港七一大遊行
-
香港的立法會選舉
-
香港出版商姚文田被捕 當局收緊言論出版自由
-
共產黨壓制新聞自由延伸到香港
-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面臨危機
-
五十萬港人七一遊行爭普選
-
香港將來是不是要繼續抗爭下去?
-
談香港公民運動
-
審判黎智英 香港法律受考驗
-
香港政改失敗的原因
-
談香港「銅鑼灣事件」
-
中國的周邊:台灣和香港
-
-
輯六 民主與異議
-
談黨內退休高幹民主追求
-
談俞可平所謂的體制內改革
-
解讀《人民日報》鄭青原評論
-
談中國大陸近十年內發生巨大變化的可能性
-
談烏坎村選舉與中國政治改革的前景
-
中共政權轉移的困難
-
言論自由與鞏固政權
-
中共控制言論登峰造極
-
中共壓制人民自由愈演愈烈
-
談中共因恐懼而強化對維權人士的打壓和迫害
-
中國官方大力打擊網路言論
-
習近平強化對維權人士的打壓
-
新聞自由日的反思
-
民族主義取代了民主嗎?——「六四」十年的反思
-
談「六四」記憶和中國人對民主的追求不可扼殺
-
談「五四運動」和「六四事件」的異同
-
共產黨對六四的恐懼已超乎常情
-
《零八憲章》與劉曉波案
-
中國官方在劉曉波一案上 應學習孔子的恕道
-
談劉曉波事件
-
廖亦武身上所體現的「見義勇為」
-
方勵之的卓越成就
-
科學與民主相結合:方勵之、許良英等知識人
-
談中國的政治文化、維穩和對付盲人維權者陳光誠的手法
-
談陳光誠事件的意義
-
談陳光誠案
-
論王宇等維權律師懺悔的真假
-
談中國大陸一些重大民眾抗議事件的看法
-
百姓的力量可以戰勝強權
-
中國民間的憲政運動和反腐運動
-
-
輯七 中國與世界
-
暴風雨過去以後
-
文明與野蠻——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
-
尋求自由與安全之間的平衡點
-
今年諾貝爾獎評選特點
-
介紹今年諾貝爾獎情況及有關提名的背景
-
從中共對劉曉波獲獎的反應引申開來
-
中共為何阻止各方人士參加諾貝爾和平獎典禮
-
中共對劉曉波獲獎的強硬反應 損害了在世界上的形象
-
評中共反對諾貝爾和平獎 急頒「孔子和平獎」成為笑柄
-
「孔子和平獎」鬧劇收場
-
評普丁獲「孔子和平獎」
-
當局對茉莉花聚會為什麼那樣緊張?
-
中共對茉莉花行動的反應說明其政權的虛弱
-
茉莉花在中國是香片不是反抗
-
談茉莉花行動引起當局的極度恐懼
-
北韓為什麼有恃無恐?
-
伊朗抗議與天安門事件相比
-
介紹翁山蘇姬
-
埃及抗議如八九天安門廣場重現
-
章家敦評埃及的抗議運動
-
越南政府發布七十二號令 箝制網路自由
-
李光耀的治國理念
-
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慶典
-
二十國峰會的反思
-
-
輯八 學術與文化
-
「王道」在今天的世界
-
新年話「心」
-
構建「和諧社會」與儒家價值
-
談孔子對中國人精神上的貢獻
-
共產黨真的尊敬孔子嗎?
-
談「禮」與「仁」
-
共產黨與孔孟之道背道而馳
-
談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
-
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豎起孔子像
-
中國人文研究的困境
-
圍繞「三代工程」的爭論
-
重修清史:沒必要且荒謬
-
談談季羨林、任繼愈等「大師」
-
六十年來大陸人文學界一片荒涼
-
中國在意識形態控制下 缺乏對歷史的研究
-
給農民提供健康的文化娛樂
-
北京藝術家集體抗議強制拆遷事件
-
用流氓手段統治的大國怎能崛起
-
談談艾未未事件
-
談《甲申文化宣言》
-
上海新編高中世界史教科書的反響
-
中共文化改革的目的是加緊控制
-
北京國家博物館及其展覽安排
-
談故宮失竊案引發的問題
-
談中國大學發展
-
「海龜(歸)」引出的問題
-
從夏業良被解聘看中國的學術自由
-
回顧中國大陸的學術趨向
-
中國的高校思想控制新招
-
中國需要公平競爭的道德
-
世界盃與中國文化的現代化
-
談中國學者聯手欺騙國際期刊
-
法蘭克福書展上的中共表演
-
介紹《上海生與死》與《一滴淚》兩本書
-
從余杰要出版《中國影帝溫家寶》而受到警方約談有感
-
可喜回憶錄和自傳增多
-
《李鵬日記》為何取消出版
-
談建黨九十年紅歌會及電影《建黨偉業》
-
再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談二○一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
-
著作被禁,因一次講話?
-
-
輯九 歷史的再思考
-
甲申三百六十年 中國往何處去?
-
談共產黨現在對辛亥革命的禁與忌
-
對辛亥革命爆發原因的看法
-
藉「五四」八十五周年機會再談民主與科學
-
應該如何繼承五四精神
-
講講張學良
-
宋美齡一生反映中國近代側影
-
從魯迅到胡適
-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感
-
從維吾爾人歷史宗教文化挖掘新疆事件根源
-
-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