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 目次
-
輯一 一九七○年代
-
中國現代的民族主義和知識分子——敬悼蔣總統逝世
-
重學術文化的獨立領域
-
天變道亦變
-
急不及待乎?——中國統一問題
-
-
輯二 一九八○年代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香港問題私議
-
二次戰後人類社會的變遷與調適
-
天下為公和領袖人才的培養
-
中共接班運動的歷史意義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對國民黨三中全會的期待
-
民主政治正常化邁開了一大步
-
消融歧見,相忍謀國
-
和衷共濟,建立新秩序
-
吾見其進,未見其止——經國先生的現實與理想
-
一篇有血有淚的動人文字——項武忠〈釣運的片段回憶並寄語青年朋友〉讀後感
-
大陸民主運動的新突破——布希北平之行的意外收穫
-
四十年的矛盾與悲劇——一個集權的政黨正在解體之中
-
「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辯」——一個舊聞記者與新聞記者共勉
-
-
輯三 一九九○年代
-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
海洋中國的尖端:台灣
-
民主化重新整裝待發——從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看二十一世紀中國民主化的前途
-
當前關於文化爭議的新啟示
-
鄧小平時代及其終結
-
一位歸國學人淒涼的一生——李志綏逝世引起的感想
-
對台灣誠摯的忠告——「江八點」核心,旨在確定中共對台灣擁有絕對的主權
-
解除緊張感,建立新秩序——兩岸現狀的分析
-
談中國當前的文化認同問題
-
邀魏京生來台北過年
-
「我自巋然不動!」
-
重啟兩岸學術交流之門
-
飛彈下的選舉——民主與民族主義之間
-
海峽危機今昔談——一個民族主義的解讀
-
理強勢弱與以理造勢——台灣面對新局面所應牢牢把握的原則
-
提防文革借民族主義還魂
-
「治天下」強人之死,結束「革命」時代
-
人權是鄧後最嚴重問題
-
說民主與制衡
-
九七思前想後
-
香港的政治變局與社會變遷
-
「九七」七月一日的歷史意義——民族主義與香港回歸
-
大錯已鑄成,政府應謀補救恢復
-
家天下、族天下、黨天下
-
周恩來的教訓——寫於周恩來百年誕辰之際
-
香港的自由與學術文化
-
改革、民主、科學,喚醒北大三魂
-
愛因斯坦的人生智慧——獻給台灣的大學畢業生
-
文化多元化與普遍價值的尋求——祝台灣大學七十週年校慶
-
重覽二十世紀文明圖像
-
民族主義取代了民主嗎?——「六四」十年的反思
-
讓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先富起來!
-
說「勝殘去暴」——「千禧世紀」人類的新使命
-
「王道」在今天的世界
-
打開民族主義與民主的百年歷史糾葛
-
-
輯四 二○○一年以後
-
「勝殘去暴」——二十一世紀的新課題
-
公民抗命與香港前途
-
台灣的公民抗議和民主前途
-
中國民主轉型的展望——天安門民主大學開學典禮致辭
-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