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34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文化自信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成果汇编,汇集了中国当前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部分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分为中国话语建构理论研究、宏观文学现象研究、外国文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中外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五个部分。本书就文化自信问题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展开多维讨论,展示了学会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必将对当前中国外国文学的理论自觉、学术创新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文化自信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代前言)
  • 中国话语建构理论研究
    • 论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的必要性
    • 超越“简化”,摈弃“放大”
    • 思想史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阐释
    • 外国文学研究呼唤有我之境
    • 文化自信缺失时代的学术生产
  • 宏观文学现象研究
    • 文学中的18世纪英国
    •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希伯来智慧文学
    •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魅力“环舞”
    • 俄罗斯文学与现代化转型之关系的历史回望
    • 2005年以来俄罗斯的肖洛霍夫学回顾
    • 欧洲儿童观的演变与儿童文学的产生
    • 美国文学中的摩门文化与摩门形象
    • 国家主义与市场机制下的文化大国重建之路
  • 外国文论研究
    • 论朗松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奠基性贡献
    • 再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念的现实主义性
    • 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 场景、摹仿与方法
    • 崭新的小说理论与有效的批评方法:刘建军《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评介
  • 作家作品研究
    • 二十世纪的苦难:诗的见证
    • 我读《百年孤独》
    • 村上春树的“蒙古”形象
    • 两个时代,两个海鸥
    • 《星期六》中的当代都市文化逻辑
    • 论莎剧中的自然景观
    • 约翰·高尔特的《限定继承权》与18世纪苏格兰经济发展史
    • 《还乡》中的空间叙事
    • 人性与动物性的相通和相融
    • 《无名的裘德》的异质空间解读
    • 海明威小说中的异国空间与本土情怀
  • 中外文学交流和比较研究
    • “泰戈尔文化交流中心”的理想与实践
    • 铭刻在墓碑上的文字
    • 库切四部作品英语书名汉译研究
    • 中英戏剧交流与传播中的文化自信
    •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 海外当代中国诗歌研究评述(1949~2017)
  • 附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