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基于20世纪70年代农村微观数据库,利用历史计量学分析法、口述史研究法和文献法,在全面理解人民公社分配制度基础上,对农户收入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农户收入的整体情况、收入差异及收入与农业发展。对农户收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分为家庭和生产队两个层面。家庭人口结构、年龄结构、劳动力性别结构既是短期收入的影响因素也是长期收入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户收入的实物化现象更使人口结构的作用加强,在限制农户消费的同时也使“反行为”盛行。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引言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般特征
-
二 基本结论
-
三 学术史回顾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案例村庄简介
-
-
第二章 基本情况概述
-
一 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经济档案
-
二 20世纪70年代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三 中国农村收入情况概览
-
-
第三章 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
一 引言
-
二 中国乡村的家庭生命周期
-
三 家庭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
四 人口生命周期与农户收入
-
五 小结
-
-
第四章 性别与农户收入: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一 引言
-
二 相关说明
-
三 数据与方法
-
四 估计结果
-
五 女性贡献的影响因素
-
六 小结
-
-
第五章 生产队与农户收入: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
一 引言
-
二 数据来源及简介
-
三 生产队与农户层次的收入差距
-
四 模型与分析结果
-
五 小结
-
-
第六章 农户收入流动性
-
一 引言
-
二 数据和方法
-
三 20世纪70年代农户收入流动
-
四 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
-
五 小结
-
-
第七章 农户收入实物化
-
一 案例资料的基本情况
-
二 农户收入实物化
-
三 收入实物化抑制农户消费行为
-
四 收入实物化与超计划分粮
-
五 小结
-
-
第八章 农业发展、农户收入与农村生活
-
一 人口变迁
-
二 农业发展
-
三 畜牧业发展
-
四 社会福利
-
五 收入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
-
六 农业劳动生产率
-
七 小结
-
-
第九章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展望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2082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