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程,探讨在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背景下,农民在经济方面需要何种互助合作;结合对当前中国“三农”状况、农民合作实践的调查和分析,探究农民的自发合作难以形成、大量合作组织无法有效运行的原因;提出增进农民互助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绪论
-
一 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与农民收益的变化
-
二 农户经济的基本特征
-
三 农民互助合作研究中的两个偏向
-
四 三对新矛盾
-
五 本书的核心问题和书名的立意
-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
-
第一节 正式建立根据地之前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合作化运动与国家工业化战略
-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时期
-
第四节 工农产品剪刀差与合作组织的中介作用
-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满足农民三种合作需求的途径
-
第一节 提供生产合作组织基础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
-
第二节 替代农户与市场对接需求的供销合作社和国营粮食、商业部门
-
第三节 力图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信用合作社
-
-
第四章 为何要重提农民互助合作?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统购派购制度的取消
-
第二节 缺乏合作的中国农村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的“新问题”
-
第四节 农民自发自主的新型合作出现
-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类型浅析
-
第一节 非农民主导的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类型
-
第二节 农民主导的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类型
-
-
第六章 为何有效的合作难形成?
-
第一节 八龙村的农民合作
-
第二节 合作的选择:为何是莼菜而不是黄连?
-
第三节 为何未能有效合作?
-
-
第七章 新时期增进农民互助合作的可能途径
-
第一节 分析互助合作的既有理论框架及其缺陷
-
第二节 基于现有理论框架的解决方案
-
第三节 国内学者主张的合作模式
-
第四节 增进农民互助合作的可能途径
-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448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