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阐述爱国主义音乐的审美主题“大我”“大理”“大境”“大爱”。下篇(第五章至第八章)主要阐述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效应的表现方式“民族风格”“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以及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形态。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总序
- 前言
-
上篇
-
第一章 “大我”的表现
-
第一节 “大我”表现的人格基础
-
第二节 “大我”表现的社会基础
-
第三节 “大我”表现经典作品分析——以《忆秦娥·娄山关》为例
-
-
第二章 “大理”的态度
-
第一节 “大理”中的人性
-
第二节 “大理”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理”表现经典作品分析——古筝曲《临安遗恨》《苏武牧羊》
-
-
第三章 “大境”的趣味
-
第一节 “大境”的审美效应
-
第二节 “大境”的社会性
-
第三节 “大境”的具体体现——以钢琴协奏曲《黄河》为例
-
-
第四章 “大爱”的形象
-
第一节 “大爱”形象的类型化表现
-
第二节 “大爱”形象的形成路径
-
第三节 “大爱”的具体表现——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为例
-
-
-
下篇
-
第五章 爱国主义音乐的民族风格
-
第一节 民族风格的审美属性
-
第二节 民族风格的审美体验
-
第三节 民族风格的审美形态
-
-
第六章 爱国主义音乐的身份认同效应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的特征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的形态
-
第三节 价值认同
-
-
第七章 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以颂歌为例
-
第一节 爱国主义音乐的颂歌特质
-
第二节 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
-
第三节 颂歌审美意义的表现方式
-
-
第八章 爱国主义音乐审美意义的表现形态
-
第一节 意义表现的主导因素
-
第二节 意义表现的语音要素
-
第三节 意义表现的语音形态
-
-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