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在交通大学施教三十年为线索,以时间为轴线,对沈心工的一生进行了探索研究。书中介绍了沈心工发起音乐启蒙运动的伟大壮举,分析了沈心工影响深远的音乐作品以及他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探索,展现了其在政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才能,以及一位社会活动家的风范,反映了作者本人对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探索以及对沈心工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传播发展的思考。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编辑委员会
- 版权页
- 文前辅文
- 构建原创性学术平台 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
- 文前辅文
- 自序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篇 是雏凤鸣世,似新燕出巢
-
篇前言
-
第一章 春风化雨
-
第一节 “储才必先兴学”——南洋公学之创办
-
第二节 进入南洋公学
-
第三节 创作《警醒歌》《四勉歌》《中院院歌》
-
第四节 润物无声的师者
-
-
第二章 吐故纳新
-
第一节 组织发起“音乐讲习会”
-
第二节 创作处女作《男儿第一志气高》(初名《体操-兵操》)
-
结语
-
-
-
第二篇 如淞浦春声,若秋寒炭火
-
篇前言
-
第三章 实现“从根本做起”的教育构想
-
第一节 执教于南洋公学附属小学
-
第二节 一代师者的从教风范
-
-
第四章 开启中国学堂乐歌时代
-
第一节 在全国普及简谱
-
第二节 不断推动乐歌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
-
第五章 担任附属小学校长十六年
-
第一节 制定小学章程和办学“宗旨”
-
第二节 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生活
-
-
第六章 创作《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校歌》
-
第一节 大学校歌概述
-
第二节 1907年诞生的《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校歌》
-
-
第七章 创办南洋公学同学会
-
一 南洋公学同学会的缘起与发展
-
二 沈心工与南洋公学同学会
-
三 沈心工与南洋公学同学会的文化传播
-
四 沈心工与《同学会聚餐歌》
-
结语
-
-
-
第三篇 着两袖清风,赢千秋英名
-
篇前言
-
第八章 出版《重编学校唱歌集》
-
第一节 黄炎培为《重编学校唱歌集》作序
-
第二节 唐文治为《重编学校唱歌集》撰写歌词
-
第三节 《重编学校唱歌集》内容
-
-
第九章 震撼沪上的南洋童子军
-
第一节 南洋童子军概述
-
第二节 南洋童子军的艺术活动
-
-
第十章 推行新式教育理念
-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探索新的教育理念
-
第三节 教育理念的实施
-
-
第十一章 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
第一节 创建负有盛名的南洋军乐队
-
第二节 主持附属小学20周年校庆
-
第三节 筹建南洋大学30周年校庆
-
第四节 奔走于各种社会事务
-
第五节 为“五卅惨案”英烈举办追悼会
-
第六节 南洋附小的优秀学生
-
-
第十二章 题材丰富的艺术创作
-
第一节 创作《南洋公学校歌》
-
第二节 创作《南洋大学校歌》
-
第三节 创作《足球歌》
-
第四节 创作话剧与昆剧
-
结语
-
-
-
第四篇 非夕阳暮鼓,然时却英雄
-
篇前言
-
第十三章 忍痛辞别南洋附小
-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被迫辞别南洋附小
-
第三节 出任南汇县县长纪实
-
-
第十四章 晚年创作
-
第一节 乐歌创作不断
-
第二节 出版《心工唱歌集》
-
第三节 发表《稚雏》组诗
-
第四节 发表回忆南洋的文章
-
第五节 赋闲钻研古琴
-
-
第十五章 难忘交大情节
-
第一节 积极参加交通大学的各项活动
-
第二节 创作交通大学校歌——《为世界之光》
-
-
第十六章 先生精神长存
-
结语
-
-
-
第五篇 唤民族自强,引寰宇振聩
-
篇前言
-
第十七章 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
一 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
-
二 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
-
三 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
第十八章 沈心工音乐教育理念对交通大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办学理念的渗透
-
第二节 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播
-
-
第十九章 沈心工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发展研究
-
第一节 沈心工学堂乐歌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及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沈心工音乐教育思想对东南亚国家华文音乐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沈心工学堂乐歌为东南亚国家华文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
-
结语
-
-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