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道学通论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2832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道学通论》最早是应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之嘱写出来的,探讨了道学的现代意义和发展前景,介绍了道学的养生方术,探索了道学方术中的科学内涵,并以考据学的方法,考证了历代道书的规模,道经出世情况和《道藏》编撰史。全书共分六篇,即道学篇、道教篇、方术篇、丹道篇、道藏篇、创新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汤一介、黄心川、叶秀川三位先生分别为本书写的序,及道学篇、道教篇、附录(创新篇);下编包括方术篇、丹道篇、道藏篇。
  • 封面
  • 书名页
  • 本书提要
  • 汤一介先生序
  • 黄心川先生序
  • 叶秀山先生序
  • 目录
  • 道学篇
    • 第一章 为道学正名
    • 第二章 道学的文化渊源
    •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的突破”
      • 第二节 中国的国情与诸家学派
      • 第三节 道家学术之形成和演变
      • 第四节 道家学术的发展线索
      • 第五节 道学的八大支柱
      • 第六节 道学的人格略述
    • 第四章 道学的中心思想
      • 第一节 道学的道论
      • 第二节 中和之德
      • 第三节 破除诸误解
      • 第四节 常道举要
    • 第五章 道学文化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科学、哲学和宗教
      • 第二节 道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第三节 道学和21世纪的新文化
  • 道教篇
    • 第一章 何谓道教
      • 第一节 道教的定义
      • 第二节 道教产生的条件
      • 第三节 道教的特征
    • 第二章 道教的发展史
      • 第一节 方仙道、黄老道和巫鬼道
      • 第二节 汉末早期道教
      • 第三节 魏晋时期过渡性的道教
      • 第四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成熟
      • 第五节 隋唐五代道教的繁荣和国教化
      • 第六节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的繁衍和创新
      • 第七节 明清道教的衰落和世俗化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的科仪、斋醮和戒律
    • 第四章 道教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道教发展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
      • 第三节 道教发展的前景
  • 创新篇
    • 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
    • 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 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
  • 方术篇
    • 第一章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
      • 第一节 按摩、导引和武术
      • 第二节 辟谷、服气与采气
      • 第三节 存思、守一和坐忘
      • 第四节 行炁、布炁及胎息
    • 第二章 医药、服食和养生
      • 第一节 道教医药学
      • 第二节 服饵、美容和食疗
      • 第三节 衣食起居和摄生
      • 第四节 睡方与睡功
    • 第三章 房中养生学
      • 第一节 房中养生学的文化渊源和见存文献
      • 第二节 房中养生学的历史发展简况
      • 第三节 房中养生学的理论原则和房中术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外丹黄白术
      • 第一节 外丹黄白术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炼丹家的思想脉络和理论体系
      • 第三节 金丹术的操作程序与化学反应
    • 第五章 中国术数学
      • 第一节 中国术数学的由来
      • 第二节 术数学的发展
      • 第三节 术数学的流传
      • 第四节 从学术观点看术数学
  • 丹道篇
    • 第一章 道教中的神灵和仙真
      • 第一节 道教的神灵信仰
      • 第二节 仙的信仰和诸仙真
      • 第三节 道教俗神
    • 第二章 仙人的境界
    • 第三章 仙人之路
    • 第四章 内丹学的源流
      • 第一节 内丹学概说
      • 第二节 内丹学的初传
      • 第三节 内丹理论体系的形成
      • 第四节 内丹学的成熟和繁衍
    • 第五章 钟吕丹法的基本特征
    • 第六章 各派丹法要诀
      • 第一节 南宗丹法要领
      • 第二节 北宗功法诀要
      • 第三节 中派丹法特点
      • 第四节 东派丹法概说
      • 第五节 西派丹法简述
      • 第六节 文始派丹法提要
      • 第七节 三丰派丹法略讲
      • 第八节 青城派丹法指要
      • 第九节 三峰采战之泥水丹法
    • 第七章 内丹基本理论揭秘
    • 第八章 内丹修持入门
      • 第一节 读书和求师
      • 第二节 内丹的功效
      • 第三节 修持丹功的年龄和条件
      • 第四节 入室行功述要
    • 第九章 内丹修炼的基本步骤
    • 第十章 自身清净派丹法程序
      • 第一阶段:筑基入手功夫(道术)
      • 第二阶段:炼精化炁(初关仙术)
      • 第三阶段:炼炁化神(中关仙术)
      •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上关仙术)
    • 第十一章 同类阴阳派丹法程序
    • 第十二章 女金丹述要
      • 小结
  • 道藏篇
    • 第一章 早期道书的造作和自由造经时期
    • 第二章 三洞四辅分类法及有关道经
      • 第一节 三洞四辅之义略述
      • 第二节 七部经书的内容和由起
    • 第三章 南北朝及隋代道经的编纂
      • 第一节 陆修静总括三洞经书
      • 第二节 梁代道经和《玉纬七部经书目》
      • 第三节 北周时编纂道经
      • 第四节 隋代的道经
    • 第四章 唐宋金元时期的《道藏》
      • 第一节 唐代编纂《道藏》
      • 第二节 宋代的《道藏》
      • 第三节 金、元的《道藏》
    • 第五章 明清的《道藏》和藏外道书
      • 第一节 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 第二节 清代以后的《道藏》和《道藏辑要》
      • 第三节《道藏》以外的道书
    • 余论
  • 增订版后叙
  • 修订版题记
  • 版权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