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
之第二部哲學密碼,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國家這麼多,阿拉伯帝國如今分成幾十國,
為什麼,只有中國能維持幾千年的大一統中央帝國?
一切得從秦統一、漢高祖滅秦開始說起: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結束了周朝建立的封建諸侯體制,
從此,中國歷代統治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皇位如何坐的穩(為什麼我、我的子孫當皇帝,是上天同意的)?
流氓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乃至於放牛出家過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
怎麼證明自己當皇帝是上天註定?如何說服大家,天下如何
從前面那個(被我滅掉的那個)天註定家族,「就此(我)定於一尊(我家)」?
司馬家族耍手段篡奪曹魏政權後,如何扭轉世人印象,
讓百官黎民認定「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就是咱們的主人」?
本書就是用一個個朝代故事解釋:
皇帝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某些人可以當王?其他人只能是民?
夏商周國祚快兩千年,從來不是中央集權大一統,
為什麼漢朝開始,各國林立分治就算是亂世?
中央集權大一統的「規矩」,就靠三件事建立:
君權天授、哲學主導、官方教化。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為了教化
小混混出身的漢高祖怎麼證明自己夠格當皇帝?靠造神。
漢武帝則靠儒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裡「天人合一」的思想,
將自己塑造成「上天欽定人選」來統治人間。
從此,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變成了「儒教」教化,
成了皇帝統治國家的工具。
◎借道教的名義,使自己的政權合法
相傳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的建國者李淵也姓李,
從此唐代皇帝都自稱是老子後裔。
道教從此受到特別優待,連科舉中也有道教考題。
◎為了「國家安全」,從此任何思想都要審查
兩宋是歷史上印刷事業空前發達的時代,但議論太多朝野事務,政府沒面子,
宰相歐陽修就和弟子蘇轍主張,以國家安全為由,開創審查制度。
兩人成了禁書的推手,禁書也成為皇帝的武器,用來對付那些不聽話的人。
◎神學退散,邏輯科學到來
明朝是中央集權的最高峰,
明太祖表面上尊崇孔孟儒家思想,內心卻非常不爽孟子。
因為孟子留下了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直到明朝滅亡後,知識分子受到西方邏輯思維的影響,實學興起。
如果說,打天下要靠武力,那麼天下要坐得穩,就得靠哲學思想的控制,
中央帝國的集權體制之所以能存在千年,思想的鞏固(禁錮)「功不可沒」,
讀懂了中央帝國的哲學統治密碼,就掌握了中央帝國統治的思想根基。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
之第二部哲學密碼,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國家這麼多,阿拉伯帝國如今分成幾十國,
為什麼,只有中國能維持幾千年的大一統中央帝國?
一切得從秦統一、漢高祖滅秦開始說起: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結束了周朝建立的封建諸侯體制,
從此,中國歷代統治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皇位如何坐的穩(為什麼我、我的子孫當皇帝,是上天同意的)?
流氓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乃至於放牛出家過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
怎麼證明自己當皇帝是上天註定?如何說服大家,天下如何
從前面那個(被我滅掉的那個)天註定家族,「就此(我)定於一尊(我家)」?
司馬家族耍手段篡奪曹魏政權後,如何扭轉世人印象,
讓百官黎民認定「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就是咱們的主人」?
本書就是用一個個朝代故事解釋:
皇帝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某些人可以當王?其他人只能是民?
夏商周國祚快兩千年,從來不是中央集權大一統,
為什麼漢朝開始,各國林立分治就算是亂世?
中央集權大一統的「規矩」,就靠三件事建立:
君權天授、哲學主導、官方教化。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為了教化
小混混出身的漢高祖怎麼證明自己夠格當皇帝?靠造神。
漢武帝則靠儒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裡「天人合一」的思想,
將自己塑造成「上天欽定人選」來統治人間。
從此,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變成了「儒教」教化,
成了皇帝統治國家的工具。
◎借道教的名義,使自己的政權合法
相傳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的建國者李淵也姓李,
從此唐代皇帝都自稱是老子後裔。
道教從此受到特別優待,連科舉中也有道教考題。
◎為了「國家安全」,從此任何思想都要審查
兩宋是歷史上印刷事業空前發達的時代,但議論太多朝野事務,政府沒面子,
宰相歐陽修就和弟子蘇轍主張,以國家安全為由,開創審查制度。
兩人成了禁書的推手,禁書也成為皇帝的武器,用來對付那些不聽話的人。
◎神學退散,邏輯科學到來
明朝是中央集權的最高峰,
明太祖表面上尊崇孔孟儒家思想,內心卻非常不爽孟子。
因為孟子留下了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直到明朝滅亡後,知識分子受到西方邏輯思維的影響,實學興起。
如果說,打天下要靠武力,那麼天下要坐得穩,就得靠哲學思想的控制,
中央帝國的集權體制之所以能存在千年,思想的鞏固(禁錮)「功不可沒」,
讀懂了中央帝國的哲學統治密碼,就掌握了中央帝國統治的思想根基。
- 推薦序一 歷史因哲學而圓滿/公孫策
- 推薦序二 隱藏在歷史背後的隱面人/江仲淵
- 推薦序三 信仰是坐穩皇權最好的精神控制/鄭俊德
- 前言 兩千年往復的學術之殤
-
第一部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為了教化(西元前二○二年~二○○年,西漢到東漢)
-
第一章 漢高祖的皇帝危機(西元前二○二年~前一四一年)
-
第二章 皇帝神化運動(西元前一四一年~前八七年)
-
第三章 漢代圈養的知識圈(西元前八七年~二三年)
-
第四章 利用各種偽造經文來宣示自己的正統(西元前五三年~三六年)
-
第五章 文人打架與皇帝和泥(西元三六年~二○○年)
-
-
第二部 哲學嬉皮士:以自然的名義反叛教權(西元一六六年~三一六年,三國到西晉)
-
第六章 亂世文人抱腳難(西元一六六年~二二○年)
-
第七章 一切都是「無」(西元二二○年~二六○年)
-
第八章 放誕俗世做酒仙(西元二四九年~三一六年)
-
第九章 被收編的嬉皮士(西元二六六年~三一六年)
-
-
第三部 當皇權遭到拒絕:三教的競爭與妥協(西元三一六年~九六○年,東晉到五代)
-
第十章 長不大的道教,思辨的佛教(西元前二年~三一六年)
-
第十一章 南朝:政治資源爭奪戰(西元三一七年~五八九年)
-
第十二章 北朝:入籠之鳥(西元三一七年~五八九年)
-
第十三章 隋唐:從現代邊緣墜落(西元五八一年~九六○年)
-
-
第四部 道德神學: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西元九六○年~一五○六年,宋到明)
-
第十四章 復古主義和實用主義(西元九六○年~一一二七年)
-
第十五章 存天理,滅人欲(西元九六○年~一二○○年)
-
第十六章 從斯多葛到大一統(西元一二○○年~一五○六年)
-
第十七章 蒙古大汗的宮廷圈奴(西元一二○六年~一三六八年)
-
-
第五部 世俗哲學興起:洗腦術的沒落(西元一三六八年~一九一一年,明到清)
-
第十八章 用「心」反叛束縛(西元一三六八年~一五二九年)
-
第十九章 從心學到犬儒(西元一五二九年~一六四四年)
-
第二十章 神學散去,實學到來(西元一六四四年~一九一一年)
-
- 後記 堅持寫作理想
- 附錄A 中央帝國時期中國哲學簡單年譜
- 附錄B 參考史料及著作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