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翻译认知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研究翻译中涉及的语义、语法、语用和文化问题,探索译者理解、转换、表达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主要涵盖翻译中的范畴化、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多义性、象似性、主观性、框架、认知识解、概念整合、关联理论以及语篇认知等话题。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 认知翻译学:翻译研究的新范式
-
1.1 引言
-
1.2 翻译: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
1.3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1.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翻译研究
-
1.5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翻译研究
-
1.6 认知语言学的表征方法与翻译研究
-
1.7 小结
-
-
第二章 范畴化与翻译
-
2.1 引言
-
2.2 从经典范畴观到认知范畴观
-
2.3 认知范畴观与翻译
-
2.4 翻译中的范畴转换
-
2.5 小结
-
-
第三章 概念隐喻与翻译
-
3.1 引言
-
3.2 隐喻研究综观
-
3.3 翻译的认知隐喻观
-
3.4 隐喻翻译策略
-
3.5 小结
-
-
第四章 概念转喻与翻译
-
4.1 引言
-
4.2 概念转喻理论
-
4.3 翻译的概念转喻观与转喻翻译
-
4.4 转喻的翻译
-
4.5 小结
-
-
第五章 多义性与翻译
-
5.1 引言
-
5.2 多义性概念
-
5.3 词义演变的动因
-
5.4 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
-
5.5 多义词的翻译
-
5.6 小结
-
-
第六章 象似性与翻译
-
6.1 引言
-
6.2 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内涵
-
6.3 象似性原则在翻译中的体现
-
6.4 小结
-
-
第七章 主观性与翻译
-
7.1 引言
-
7.2 主观性与主观化
-
7.3 翻译中的主观性与主体性
-
7.4 翻译中的“主观化对等”
-
7.5 “主观化对等”对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
-
7.6 小结
-
-
第八章 框架与翻译
-
8.1 引言
-
8.2 框架的定义、构成及基本属性
-
8.3 框架视角的翻译认知过程
-
8.4 翻译中的框架操作
-
8.5 小结
-
-
第九章 认知识解与翻译
-
9.1 引言
-
9.2 认知识解与翻译中的意义
-
9.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
9.4 认知识解与翻译
-
9.5 小结
-
-
第十章 概念整合与翻译
-
10.1 引言
-
10.2 概念整合理论
-
10.3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的翻译本质
-
10.4 翻译中的两种概念整合类型
-
10.5 翻译系统的八大要素
-
10.6 对传统译论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
-
10.7 小结
-
-
第十一章 关联理论与翻译
-
11.1 引言
-
11.2 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
-
11.3 翻译的关联理论解释
-
11.4 翻译中的关联重构
-
11.5 小结
-
-
第十二章 语篇认知与语篇翻译
-
12.1 引言
-
12.2 语篇认知观
-
12.3 语篇翻译的认知视角
-
12.4 小结
-
-
第十三章 展望
-
13.1 引言
-
13.2 作为跨学科的认知翻译学
-
13.3 认知翻译学主要研究领域
-
13.4 认知翻译学研究趋势展望
-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