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旧邦新造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742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
  • 版权信息
  • 总序
  •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代序)
  • 导言
  • 第一章 皇统解纽:多民族王朝国家的转型危机
    • 一、帝国的多元主义及其近代困境
    • 二、比较视野下的清王朝自我改革
    • 三、余论:中国革命的走向与结局
  • 第二章 揖让弭兵?“大妥协”与中华民国之奠基
    • 一、美国革命建国模式的局限性
    • 二、清帝逊位诏书与“统治权移转说”
    • 三、“统治权移转说”之讨论
    • 四、临时大总统选举与南北政府合一
    • 五、大妥协之后
    • 六、余论
  • 第三章 “主权在国”:国竞时代的理论移植
    • 一、为何争论?——1913年主权归属争论的背景
    • 二、康有为的“主权在国”表述
    • 三、梁启超的“主权在国论”
    • 四、再审康有为的“主权在国论”
    • 五、“主权在国论”:理论反思
    • 六、余论
  • 第四章 设计共和: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评注
    • 一、1913年立宪运动的交锋地带
    • 二、原理和范例
    • 三、强势行政权
    • 四、弱势议会
    • 五、若隐若现的德国模式
    • 六、余论
  • 第五章 破壳而出:从“大决裂”到“超级总统制”
    • 一、宋教仁不死,中国的道路会否不同
    • 二、走向总统集权
    • 三、时人眼中的1914年宪制改革
    • 四、余论
  • 第六章 一国两制:国体鼎革、精英吸纳与荣典制度
    • 一、品位、职位与荣典
    • 二、作为君主制遗留物的爵位制度
    • 三、“品位”的回归:将军制度与文官官秩
    • 四、荣耀的泡沫:勋章与勋位
    • 五、关于荣典权的宪法讨论
    • 六、余论
  • 第七章 东方未晞:君宪式微与共和危机
    • 一、1915年袁世凯称帝与1917年丁巳复辟的定性问题
    • 二、君主立宪的成与败:欧洲若干国家的范例
    • 三、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四、权力基础的叛离:从组织的角度看君宪运动的失败
    • 五、尾声
  • 参考文献
  • 第一版后记
  • 第二版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