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評點晚清民國人物:續《南湖錄憶》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4030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芝翁積學知名,……。所作《古春風樓瑣記》、《南湖錄憶》等書,精熟掌故,於數十年間宦海文場,軼聞舊事,纚纚如話家常,而文筆茂美,可謂『分其才技足了十人』者也。其書沉著渾厚,逸氣內蘊,天趣盎然。」──李漁叔

高拜石喜愛金石書畫,造詣殊深。書法家王壯為曾說:「高拜石書法長於篆隸,行楷造詣尤深,篆體中尤善鐘鼎,圓渾密實,絕無苟率。楷書茂密肥厚,最宜施於壽序大屏。」高拜石曾發起組織中國書法學會並擔任理事,而後籌組東冶藝林、八儔書畫會與五人書展等。另有篆刻好手藝,與王壯為、吳平、江兆申、王北岳等二十四人,組有海嶠印集,頗獲時譽。1961年起,他應《中央日報》副刊之邀,撰寫《南湖錄憶》長期登載,歷久不衰,當時既贏得廣大讀者之喜好,其後印成專書發行,亦是一紙風行,洛陽紙貴。

本書為《晚清人物縱橫談──《南湖錄憶》》續作,共179篇,內容為晚清到民國的人物記事,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文章所引詩、詞、聯、賦,亦多佳作。本書收錄的篇章為首次面市,文史專家蔡登山精心蒐羅各期《中央日報》並逐一比對,發現尚未結集成冊的文章有上百篇。由於當年報紙印刷並不精良,加上歲月的侵蝕,許多文字已模糊不清,蔡登山重新進行了查索與點校,並加上專文導讀,力求完整重現《南湖錄憶》專欄的全貌,可供學界參考利用。市面上絕無僅有,值得典藏。
  • 導讀:掌故大家高拜石的《南湖錄憶》有續篇/蔡登山
  • 一、梁啟超與政聞社
  • 二、章太炎精揅醫術
  • 三、章太炎第一次絕食
  • 四、章太炎〈艾如張〉本事
  • 五、記胡適之舊詩詞
  • 六、錢玄同狂放褊激
  • 七、鍾榮光盡瘁嶺大
  • 八、郁曼陀(華)風節峻絕
  • 九、楊雲史(圻)紀恩掩父眚
  • 十、丹徒馬氏兄弟
  • 十一、陳師曾天才橫溢
  • 十二、易君左長城歌曲
  • 十三、劉半農與屠竟山(寄)
  • 十四、林暾谷(旭)與康梁關係
  • 十五、邵瑞彭拒賄著聲
  • 十六、臧貽孫(穀)徉狂自放
  • 十七、陳石遺(衍)之詩文著述
  • 十八、《四庫全書》之纂修及庋藏
  • 十九、王蒿隱(頌蔚)清介尚氣節
  • 二十、朱柏廬其人與《治家格言》
  • 二十一、羅兩峰之夫婦生活
  • 二十二、盛伯希正槼讜論
  • 二十三、聽水老人(陳寶琛)不與鄭羅同污
  • 二十四、滄趣樓〈感春詩〉及其他
  • 二十五、繆荃孫槧鉛終老
  • 二十六、繆藝風(荃孫)〈垂虹感舊圖詠〉
  • 二十七、冒疚齋(廣生)與巢民象贊
  • 二十八、張爾田鄙厭金梁
  • 二十九、趙古泥二三事
  • 三十、沈石友(汝瑾)詩刺袁洪憲
  • 三十一、記東塾先生(陳蘭甫)
  • 三十二、王廉生(懿榮)發現甲骨文
  • 三十三、黃乃裳開闢新福州
  • 三十四、江杏村(春霖)敢言著直聲
  • 三十五、趙啟霖強諫持義理
  • 三十六、李端棻遺事
  • 三十七、譚嗣同詩文雋永
  • 三十八、王悲菴清狂拔俗
  • 三十九、記涉江道人
  • 四十、譚延闓與江標父子
  • 四十一、青芝亭與癸卯學社
  • 四十二、寒山寺詩碑與唐鐘
  • 四十三、袁世凱與丁未政變
  • 四十四、蔣式珵疏劾奕劻
  • 四十五、丁惠康孤孑曠邈
  • 四十六、吳保初抑鬱窮途
  • 四十七、劉裴村(光第)耿介精嚴
  • 四十八、楊深秀傷困牝雞
  • 四十九、豫章藥師院異僧
  • 五十、晚清能吏袁海觀(樹勳)
  • 五十一、孫仲容(詒讓)博古斠今
  • 五十二、沈北山(鵬)冒死劾三凶
  • 五十三、《小腆紀年》作者徐鼒
  • 五十四、張裕釗譽隆遇困
  • 五十五、記徐雪村(壽)父子
  • 五十六、陳止庵高逸夷澹
  • 五十七、文博川(祥)精詳謀國
  • 五十八、湯海秋(鵬)負才佯放
  • 五十九、黃漢鏞(仲則)清才靳壽
  • 六十、蔡壽祺忮忌湘軍
  • 六十一、洪琴西(汝奎)與江寧冤獄
  • 六十二、李審言蒿臥黃歇浦
  • 六十三、馮蒿庵(煦)愴賦精忠柏
  • 六十四、楊心如蹇滯臺灣
  • 六十五、鄧鐵香人稱鐵漢
  • 六十六、姚永概昆弟之敬愛
  • 六十七、閻丹初(敬銘)矯厲儉節
  • 六十八、李用清清操貽譏
  • 六十九、新疆之林公井
  • 七十、陳石遺與蕭道管
  • 七十一、梅柏言暮年蕭瑟
  • 七十二、王補帆清節惠政
  • 七十三、孫萊山(毓汶)諢稱齊天大聖
  • 七十四、章厥生(嶔)與《中華通史》
  • 七十五、端老四(方)結怨岑三(春煊)
  • 七十六、壽伯茀(富)死殉拳亂
  • 七十七、皮鹿門(錫瑞)詩悼譚嗣同
  • 七十八、蔡乃煌結怨岑三(春煊)
  • 七十九、朱銘盤狂傲嫉俗
  • 八十、高鈍劍(旭)自隳聲名
  • 八十一、張亨甫落拓風塵
  • 八十二、龍芝生義庇黃克強
  • 八十三、惲子居(敬)與陽湖派
  • 八十四、楊篤生(毓麟)憂國自沉
  • 八十五、譚畏公(延闓)國楨人望
  • 八十六、記吳樾與焦隱
  • 八十七、王之春辱命誤國
  • 八十八、趙百先(聲)哭陵倡革命
  • 八十九、吳又陵(虞)狂誕詼奇
  • 九十、今代大儒陳漢章
  • 九十一、吳觀岱苦學成名
  • 九十二、劉坤一深識遠見
  • 九十三、陳大廉謀劫載湉紀聞
  • 九十四、記黃體芳父子
  • 九十五、張爾田艱屯投老
  • 九十六、丁日昌長才幹濟
  • 九十七、徐子益懷才困阨
  • 九十八、張曜以婦為師
  • 九十九、縫工鐵匠兩名人
  • 一〇〇、易大厂狷介與風趣
  • 一〇一、譚嗣同佚事與佚作
  • 一〇二、畢永年披鬀南普陀
  • 一〇三、通州才人范當世
  • 一〇四、晚清人物記張、瞿
  • 一〇五、陶模父子逸事
  • 一〇六、榮祿死後之毀譽
  • 一〇七、盛宣懷之毀譽
  • 一〇八、涇縣胡氏昆季
  • 一〇九、毛仲芳金戈紅粉
  • 一一〇、馮自由不負革命通
  • 一一一、田梓琴與《太平雜誌》
  • 一一二、黃公度之新詩派
  • 一一三、吳研人疎狂自負
  • 一一四、岑毓英霸才自伉
  • 一一五、那拉后對二吳之榮寵
  • 一一六、沈子敦(垚)以愚迂自喜
  • 一一七、戴鴻慈負知新譽
  • 一一八、朱瞎子精明強幹
  • 一一九、福州西湖題壁詩
  • 一二〇、繆素筠與藝風老人
  • 一二一、清道人李梅庵書法
  • 一二二、朱彊邨殿清代詞壇
  • 一二三、詞曲大師吳瞿安(梅)
  • 一二四、楊篤生在英投海真因
  • 一二五、易實甫奇才天挺
  • 一二六、易順鼎集義山詩
  • 一二七、沈寐叟(曾植)學殖淹博
  • 一二八、林紹年與袁大化
  • 一二九、沈瑜慶詩哀餘皇
  • 一三〇、記清末之巡警部
  • 一三一、于式枚論清末諮議局
  • 一三二、于晦若(式枚)槁死崑山
  • 一三三、沈歸愚(德潛)與《清詩別裁》
  • 一三四、陳啟泰雲南報銷參案
  • 一三五、瑞澂出身與死後
  • 一三六、吳可讀尸諫薊門寺
  • 一三七、陳石遺弟畜林貽書
  • 一三八、太監與其牙行經紀
  • 一三九、清末京官外放覲儀
  • 一四〇、孟心史論康乾兩特科
  • 一四一、夏午詒驛庭花詞讖
  • 一四二、李國杰劾端方經緯
  • 一四三、清代八旗子弟之教育
  • 一四四、北平正陽門關廟詩籤
  • 一四五、曾蟄庵(習經)硜硜自守
  • 一四六、袁寒雲晚年之狂放
  • 一四七、中國新海軍起源
  • 一四八、清代之京察與大計
  • 一四九、劉坤一之堵俄遠見
  • 一五〇、吳清卿(大澂)虛憍觸怨
  • 一五一、鄧廷楨詞懷林則徐
  • 一五二、王定九(鼎)死劾穆彰阿
  • 一五三、清代河患與河官
  • 一五四、陳重威技懾洪述祖
  • 一五五、陳蒼虬(曾壽)賦詩傷偽滿
  • 一五六、陶子方(模)識見閎遠
  • 一五七、冒疚齋(廣生)著作不倦
  • 一五八、曾國藩劾李元度經緯
  • 一五九、釐金秕政七十餘年
  • 一六〇、清末捐納之濫
  • 一六一、李六更痛罵袁世凱
  • 一六二、康廣仁身後是非
  • 一六三、嚴幾道(復)詩哀林旭
  • 一六四、劉蓉與曾國藩交誼
  • 一六五、趙香宋(熙)風調冠一時
  • 一六六、俞陛雲卅年餘綺恨
  • 一六七、常州名醫費晉卿
  • 一六八、曇花一現之清末內閣
  • 一六九、清末欽選儒碩議員
  • 一七〇、楊惺吾(守敬)辛苦注《水經》
  • 一七一、清末洋翰林人數存疑
  • 一七二、李鴻章與翁同龢
  • 一七三、袁玨生(勵準)慕重貫酸齋
  • 一七四、汪憬吾(兆鏞)好飲善罵
  • 一七五、文廷式被稱驢面榜眼
  • 一七六、北平故宮之石哵啦
  • 一七七、江建霞(標)遭錮殞年
  • 一七八、金華鬥牛之習俗
  • 一七九、吳保初盛氣斥剛(毅)、端(方)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