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511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运用文本间性理论,参照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有关“体用”学说,从互为体用视角——韵散不同配置与如何动态配置,揭示中国古代诗歌、戏剧、说唱文体的内在结构,以及一种新文体生成的路径与方式。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 总序
  • 绪论
  • 第一章 诗歌为体 戏剧为用
    •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戏剧性因素
    • 二、黄庭坚“以剧喻诗”辨析
    • 三、从咏剧诗看诗歌与戏曲文体表现的宽度与限度
  • 第二章 戏曲为体 诗歌为用
    •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诗性表征与精神
    • 二、南北剧《拜月亭》《杀狗劝夫》诗歌为用比较
    • 三、从“题目正名”看南北戏曲体制之异
    • 四、联章诗及其在戏曲文体构成中的意义
    • 五、联句诗及其对戏曲等的影响
  • 第三章 说唱为体 诗歌为用
    • 一、中国古代诗歌为用与说唱文体的生成
    • 二、北宋歌舞形式传踏形成初探——兼论中国古代戏曲演进之轨迹
    • 三、叙事诗体与说唱体之比较——以《秋胡行》诗与《秋胡变文》为例
    • 四、戏曲文体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借鉴
  • 第四章 戏曲为体 说唱为用
    • 一、诸宫调对南北剧文体之影响
    • 二、说唱形式在戏曲文学中的运用
    • 三、俗赋在古代戏曲中的遗存
  • 第五章 同题异体比较
    • 一、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 二、从《西厢记诸宫调》到《西厢记》
    • 三、从《琵琶行》到《青衫泪》
    • 四、《钵中莲》:从万历钞本到嘉庆钞本
  • 引用书目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