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戲曲演進史(三):金元明北曲雜劇(上)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2393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為《戲曲演進史》的〔金元明北曲雜劇編〕前拾參章,截至金元奪魁之作《西廂記》止。
北曲雜劇乃相對南曲戲文而言,雖然南戲成立的時間比北劇早約二十數年,但由於蒙元統一南北,北劇發達的時代就比南戲早得多。首章耙梳北曲雜劇的先後「名稱」,考究名實,分為七期,以見其逐次演進之歷程。再以五章作全面性之觀察,其一剖析政治社會、藝文理論與交通宗教等時空背景,其二綜觀其劇目、題材與內容,其三概述雜劇流布六大中心及簡述作家作品,其四述論元明雜劇之曲論觀點,其五針對北曲雜劇外在結構「體製規律」之淵源與形成、劇場與劇團、穿關與裝扮、樂曲、樂器與科白,乃至於內在結構「排場」之概念及搬演前後和過程皆予以考述。
第柒章起進入作家與劇作之述評。於此先檢討所謂「元曲四大家」之爭論始末與定論,以作為其後論說關馬鄭白之依據。第捌章至第拾貳章逐一述評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及喬吉、高文秀、李文蔚、康進之等作家作品。於拾參章重新釐清《錄鬼簿》所著錄的《西廂記》及今本北曲《西廂記》的源流與差異。
明初百餘年北曲雜劇進入餘勢期,留待下一冊與〔明清南雜劇編〕合觀之。
  • 丁〔金元明北曲雜劇編〕
    • 序說
  • 第壹章 北曲雜劇之淵源、形成與分期
    • 引言
    • 一、小戲群源生期「金院本」
    • 二、小戲發展轉型過渡大戲期「金院么」
    • 三、大戲形成始興期「金蒙么末」
    • 四、北方大戲大盛期「蒙元么末與元雜劇」
    • 五、大戲南北全盛期「元雜劇」
    • 六、大戲衰落期「元雜劇」
    • 七、大戲餘勢期「明初北曲雜劇」
    • 結語
  • 第貳章 蒙元北曲雜劇之背景
    • 一、蒙元之政治社會
    • 二、蒙元文人之遭遇
    • 三、蒙元之藝文理論與曲詞之特質
      • (一)元人之文論與詩論
      • (二)元代之講唱文學
      • (三)元代之詞曲論
    • 四、蒙元之宗教、交通、商業與雜劇之興盛
  • 第參章 元代北曲雜劇之劇目、題材與內容
    • 一、劇目著錄
    • 二、題材類型
      • (一)歷史劇
      • (二)社會劇
      • (三)家庭劇
      • (四)戀愛劇
      • (五)風情劇
      • (六)仕隱劇
      • (七)道釋劇
      • (八)神怪劇
    • 三、內容特色
      • (一)公案劇之特色
      • (二)士子歌妓戀愛劇之特色
      • (三)度脫劇之特色
    • 四、語言運用:從戲曲語言說到北劇語言
      • (一)成語的引用
      • (二)疊字的繁富
      • (三)狀詞的奇絕
      • (四)經史詩詞的引用
  • 第肆章 蒙元北曲雜劇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簡述
    • 引言
    • 一、中州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二、大都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三、真定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四、平陽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五、東平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六、杭州雜劇之作家與作品
    • 結語
  • 第伍章 北曲雜劇之理論述評:從元代到明初
    • 引言
    • 一、胡祗遹等之「零金片語」
      • (一)胡祗遹《紫山大全集》
      • (二)楊維禎《東維子文集》
      • (三)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 (四)朱有燉《誠齋雜劇》
      • (五)胡侍《真珠船》
    • 二、芝菴《唱論》
    • 三、周德清《中原音韻》
      • 小引:周德清生平
      • (一)《中原音韻》的編纂
      • (二)周德清「作詞十法」
      • (三)周德清「務頭論」
      • 小結
    • 四、鍾嗣成《錄鬼簿》與賈仲明《錄鬼簿續編》
      • 小引:鍾嗣成生平
      • (一)《錄鬼簿》之編纂、內容和旨趣
      • (二)《錄鬼簿》之曲論
      • (三)《錄鬼簿續編》應為賈仲明所作
    • 五、夏庭芝《青樓集》
    • 六、明人《太和正音譜》之作者問題及其曲論
      • 小引
      • (一)《太和正音譜》之作者問題
      • (二)《太和正音譜》之曲論
    • 結語
  • 第陸章 蒙元北曲雜劇之藝術成分與搬演過程
    • 引言
    • 一、北曲雜劇外在結構「體製規律」之淵源與形成
      • (一)四折、楔子與散場
      • (二)四段北曲與插曲
      • (三)題目正名
      • (四)獨唱、賓白、科諢
    • 二、北曲雜劇的劇場與劇團
      • (一)歷代劇場簡述
      • (二)元代的劇場
      • (三)元代北曲雜劇之劇團與腳色成員
    • 三、北曲雜劇之穿關與裝扮
      • (一)穿關
      • (二)妝裹
      • (三)男扮女妝與女扮男妝
    • 四、元代北曲雜劇之樂曲、樂器與科白
      • (一)樂曲
      • (二)樂器
      • (三)科白
    • 五、元代北曲雜劇內在結構「排場」之概念與舉例
      • (一)元代所見「坐排場」、「做場」與「排場」之概念
      • (二)元代北曲雜劇之「排場」舉例
    • 六、元代北曲雜劇搬演前後及其過程
      • (一)搬演前
      • (二)搬演過程
      • (三)收場與打散
    • 結語
  • 第柒章 所謂「元曲四大家」
    • 引言
    • 一、元明清相關資料十三條
    • 二、對歷來諸家爭論的觀察
    • 三、王國維對「四家」關白馬鄭之評騭
    • 四、對王國維看法的斟酌和補充
    • 結語
  • 第捌章 關漢卿研究及其展望
    • 引言
    • 一、關漢卿在元明清文獻中的相關記載
    • 二、關漢卿研究的熱潮
    • 三、關漢卿研究的取向
      • (一)關漢卿生平籍貫的考證
      • (二)關漢卿作品考訂
      • (三)關漢卿悲喜劇的探討
      • (四)關漢卿劇作的分別討論
      • (五)關漢卿雜劇本事的考證
      • (六)關漢卿雜劇的特色和成就
      • (七)關漢卿雜劇的改編和演出的評論
    • 四、關漢卿研究的檢討和展望
    • 結語
  • 第玖章 關漢卿雜劇述評
    • 引言
    • 一、關漢卿生平及其雜劇概論
    • 二、《救風塵》述評
    • 三、《竇娥冤》述評
    • 四、《單刀會》述評
    • 五、現存其他諸劇簡述
      • (一)《望江亭》
      • (二)《金線池》
      • (三)《拜月亭》
      • (四)《玉鏡臺》
      • (五)《調風月》與《陳母教子》
      • (六)《西蜀夢》與《哭存孝》
      • (七)《蝴蝶夢》、《緋衣夢》與《魯齋郎》
    • 結語
  • 第拾章 馬致遠雜劇述評
    • 引言
    • 一、馬致遠的生平
    • 二、《元曲選》壓卷之作:歷史劇《漢宮秋》
    • 三、元代士子的心聲:文士劇《薦福碑》
    • 四、解脫塵寰、逍遙物外的冥想:度脫劇《岳陽樓》等三種
    • 五、元代士子的團圓夢:妓女劇《青衫淚》
    • 結語
  • 第拾壹章 白樸、鄭光祖雜劇述評
    • 一、白樸生平
    • 二、白樸《梧桐雨》述評
    • 三、白樸《牆頭馬上》述評
    • 四、鄭光祖生平與所撰劇目
    • 五、鄭光祖《周公攝政》與《王粲登樓》述評
    • 六、鄭光祖《倩女離魂》與《㑳梅香》述評
  • 第拾貳章 喬吉及其他作家述評
    • 一、喬吉
    • 二、高文秀
    • 三、李文蔚
    • 四、康進之
  • 第拾參章 今本《西廂記》綜論
    • 引言
    • 一、今本《西廂記》作者之問題
      • (一)陳中凡和王季思兩先生的討論
      • (二)鄭師因百(騫)的六點論據
      • (三)著者對諸家論述的看法
      • (四)其他應澄清的五點疑慮和一個補充
      • 小結
    • 二、今本《西廂記》的藍本
      • 小引
      • (一)元稹《鶯鶯傳》
      • (二)秦觀、毛滂【調笑令】轉踏、趙令畤【商調蝶戀花】鼓子詞
      • (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 小結
    • 三、今本《西廂記》在藝術上之成就
      • (一)主題思想:「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二)關目布置與排場處理
      • (三)人物形象之塑造
    • 四、今本《西廂記》在文學上之成就
      • (一)轉化《董西廂》曲文與鎔鑄古人詩詞
      • (二)俊語聯翩、曲文真切
      • (三)肖似口脗、聞聲見人
    • 結語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