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簡介
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洶湧的民主大潮推動之下,1949年所建立的共和國並非一個以憲政為其制度正當性,而是以人民主權為特徵的國家。從思想史的角度觀察,現代中國的這一歷史結局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晚清以還政治正當性觀念演化之趨然。
-----------許紀霖
「自由」與「民主」從來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概念,一個着重於「個人」,一個着重於「公正」。兩個概念自西方思潮席捲中國開始便激起中國知識分子的熱烈爭辯,為現代中國思想史寫下燦爛而短暫的一頁。
本書主題鮮明,說理清晰,以1840–1949年為聚焦,從現代中國知識
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洶湧的民主大潮推動之下,1949年所建立的共和國並非一個以憲政為其制度正當性,而是以人民主權為特徵的國家。從思想史的角度觀察,現代中國的這一歷史結局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晚清以還政治正當性觀念演化之趨然。
-----------許紀霖
「自由」與「民主」從來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概念,一個着重於「個人」,一個着重於「公正」。兩個概念自西方思潮席捲中國開始便激起中國知識分子的熱烈爭辯,為現代中國思想史寫下燦爛而短暫的一頁。
本書主題鮮明,說理清晰,以1840–1949年為聚焦,從現代中國知識
- 自序
-
第一編:百年中國的政治激流
-
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反思
-
二、現代中國的自由主義思潮與運動
-
三、在自由與公正之間:社會民主主義在中國
-
四、現代中國的公共領域
-
-
第二編:大時代中的知識分子困境
-
五、重建社會重心:現代中國的知識分子社會
-
六、「少數人的責任」:知識分子的士大夫意識
-
七、城市的「權力的文化網絡」中的知識分子
-
八、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人格的歷史探索
-
九、入世與出世:進退維谷的兩難困境
-
十、外圓與內方:近代知識分子的雙重人格
-
-
第三編:現代中國的政治正當性
-
十一、正當性的三種歷史類型
-
十二、從天德正當性到歷史正當性
-
十三、從公共善到個人自由與權利
-
十四、國家富強正當性的出現及其衝突
-
十五、政治的精神:個人、良知和公意
-
十六、正當性基礎:民主抑或憲政?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