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唯識三論今詮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3214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唯識學是一門哲理深奧而名相繁瑣的學問。唯識宗所依的經典,由梵文翻譯的,有所謂「六經十一論」、「一本十支」;而中國歷代大師的著述,除糅合十家釋論譯出的《成唯識論》外,又有詮釋《識論》述記、樞要、演祕、了義 燈等一系列的注疏。這就使一個初學唯識的人,有不知由何處下手之苦。因此本書為初學唯識者的入門書籍,由《百法明門論》的略陳名數,《大乘五蘊論》的粗釋體義,《唯識三十論》的高建法幢,由此即可跨入唯識之門。
  • 增訂二版序
  • 緒論 唯識學的源流與研究方法
  • 上篇 百法明門論今詮
    • 第一章 泛說五位百法
    • 第二章 心王法
    • 第三章 心所有法
    • 第四章 色 法
    • 第五章 心不相應行法
    • 第六章 六無為,二無我
  • 中篇 大乘五蘊論今詮
    • 第一章 泛說五蘊、四大
    • 第二章 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
    • 第三章 極微是實是假
    • 第四章 受與想──感情與觀念
    • 第五章 行蘊──意志與行為
    • 第六章 識蘊──前五識
    • 第七章 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 第八章 蘊、處、界三科
  • 下篇 唯識三十論今詮
    • 第一章 泛說唯識三十論
    • 第二章 萬法唯識
    • 第三章 識變、種子
    • 第四章 異熟識論
    • 第五章 末那識論
    • 第六章 了別境識論
    • 第七章 唯識九難
    • 第八章 四緣、五果
    • 第九章 三自性、三無性
    • 第十章 唯識實性
    • 第十一章 明唯識位
    • 第十二章 證大覺果
  • 附錄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與發展
  • 版權宣告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