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师统与学统的调适:宋元两浙朱子学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406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将由启发学者明道的经典系统构成的“学统”,将由亲相授受的师徒传授系统构成的“师统”。朱熹深鉴于二程门人不能准确全面传承二程思想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师统”与“学统”二者不可偏废,既重视面对面的讲学授徒,更重视学术著作的文本建设。但在他去世后出现了极端崇拜“师统传道”的现象,以及“学统传道”论者针对此种极端崇拜的反击,“师统”与“学统”的互动和张力,贯穿于宋元朱子学升沉消长的始终,勾画了生机勃勃、千峰竞秀的学术思想图景。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目录
  • 绪论 宋元两浙朱子学的成立
  • 第一章 朱熹的道统观与师道观
    • 第一节 孔孟的道统观
    • 第二节 北宋儒学的道统说
    • 第三节 朱熹:“因其语而得其心”
    • 第四节 对“口耳之学”的批判
    • 小结
  • 第二章 朱熹去世后师统与学统之争初现端倪
    • 第一节 朱熹去世后师统崇拜的勃兴
    • 第二节 朱熹语录编辑引发的纷争
    • 第三节 朱门内部围绕继承师说产生的分歧
    • 小结
  • 第三章 晚宋两浙朱子学的政治处境
    • 第一节 背景:尊其说而不用其人
    • 第二节 徐侨和叶味道
    • 第三节 杜范与淳祐更化
    • 小结
  • 第四章 辅广《诗童子问》与朱子学学统的完善
    • 第一节 辅广的生平和《诗童子问》
    • 第二节 《诗童子问》对《诗集传》章旨的补充
    • 第三节 《诗童子问》对《诗集传》章句注的补充
    • 第四节 《诗童子问》对《诗集传》的修正
    • 小结
  • 第五章 陈埴和赵顺孙:亲传门人、再传门人与学统的结合
    • 第一节 陈埴的工夫论
    • 第二节 赵顺孙与《四书纂疏》
    • 第三节 从《木钟集》到《四书纂疏》
    • 小结
  • 第六章 黄震:彻底的学统传道论者
    • 第一节 反对以“自得”为“己之独得”
    • 第二节 批判“传道即传心说”和“不立文字”
    • 第三节 讲说已备,正当体行
    • 小结
  • 第七章 王应麟:融通汉宋及其对道统论造成的破坏
    • 第一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再平衡
    • 第二节 融通汉宋经学与赓续学统
    • 第三节 宋学的价值
    • 小结
  • 第八章 《读书分年日程》与元代朱子学的科举化
    • 第一节 两浙朱子学与元代科举
    • 第二节 朱子学“四书”学的课程化
    • 第三节 朱子学经学的科举化
    • 小结
  • 第九章 《内外服制通释》和《家礼》的大众化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丧礼部分在元代的应用
    • 第二节 《通释》对《家礼》的捍卫和增补
    • 第三节 《通释》促进《家礼》大众化的努力
    • 小结
  • 第十章 北山世嫡:朱子学师统崇拜的顶峰
    • 第一节 何基、王柏对晚宋朱子学弊端的反思
    • 第二节 王柏的师统观
    • 第三节 宋元之际北山师统观的勃兴和困境
    • 第四节 元明之际“的传”向“世嫡”的转型
    • 小结
  • 第十一章 史伯璿:对“见而知之”的彻底清算
    • 第一节 史伯璿对朱熹“及门高第”的评价
    • 第二节 朱子学再传以下对朱熹的轻视
    • 第三节 “亲相授受”造成的元末朱子学乱象
    • 小结
  • 第十二章 尾声:新旧道统转换中的师统和学统
    • 第一节 学统、师统与“绝而复续”的道统循环
    • 第二节 宋元朱子学师统在明前期的断裂
    • 第三节 心学新道统对朱子学旧师统的否定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