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朱子成德之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秉持「和會朱陸」的學術初衷,嘗試反省現代新儒學牟宗三先生所對於朱子理學:「理只存有而不活動」、「心是氣心」、「以知識講道德」、「主敬涵養是空頭涵養」的批判。本書在回應議題的同時,亦嘗試從對比哲學與跨文化哲學的學術視野分析與統整朱子「理一分殊」、「心統性情」、「敬義夾持」(「格物致知」與「主敬涵養」)的義理內涵,從理論反思與實踐工夫建構一個朱子德性理論的現代詮釋。
- 序/楊祖漢教授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儒學作為成德之學的理論反思與實踐工夫
-
第二節 朱子成德之學的文化傳承與道德理想
-
第三節 朱子成德之學的當代道德哲學爭議與本書問題意識
-
-
第二章 「理一分殊」:朱子成德之學的思維結構基礎
-
第一節 朱子理學的易學傳承與體用論的形成
-
第二節 朱子「理一分殊」的義理詮釋與理論反思
-
第三節 理一分殊的道德文化實踐
-
-
第三章 「心統性情」:朱子成德之學的道德主體理論
-
第一節 朱子「心統性情」的「心」是「本心」還是「氣心」?
-
第二節 牟宗三與唐君毅對於朱子心統性情說的對比詮釋
-
第三節 義務論與德行論對比分析下的朱子心統性情說
-
-
第四章 「敬義夾持」:朱子居敬窮理的道德實踐工夫
-
第一節 「格物致知」的道德認知向度
-
第二節 「主敬涵養」的道德覺知向度
-
第三節 「敬義夾持」的道德實踐工夫
-
- 第五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