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朱熹的「天文考古學」研究:遠古文明的生活記憶
天文考古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生的「生死學」。這種「生死學」傾向於「生生」。在儒家看來,「生生」的重心在第二箇「生」,側重於「死後之生」。這是儒家特有的辯證法。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 緒論
-
上篇 天文與時間
-
第一章 天文考古學的概述與溯源
-
第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王權政治
-
一 王權政治與天象學說
-
二 天權政治與聖人圖像
-
三 朱子理學與聖人圖像
-
小結
-
-
第三章 天文考古學與儒家思想
-
一 天文思想與《易經》解讀
-
二 天文思想與儒家詮釋
-
三 天文思想與兩宋傳承
-
小結
-
-
第四章 宋代天文觀的演變
-
一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溯源
-
二 天理思想的宋代印跡
-
三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解讀
-
小結
-
-
第五章 朱熹的自然天文觀
-
一 朱熹的自然之天說
-
二 朱熹的曆法傳承說
-
三 朱熹的季節氣象說
-
小結
-
-
第六章 農業文明與儒家家庭觀
-
一 農業文明與家庭源起
-
二 時間本體與家庭權力
-
三 語言權力與家庭主導
-
四 儒家禮學與家庭仁學
-
小結
-
-
-
下篇 家庭與墓葬
-
第七章 朱熹的家庭生死觀
-
一 家庭觀念與墓葬系統
-
二 家庭觀念與祭禮禮儀
-
三 家庭觀念與生死觀念
-
小結
-
-
第八章 朱熹的讖緯神秘思想
-
一 迷信思想與讖緯由來
-
二 符咒現象與民間信仰
-
三 朱子理學與占卜現象
-
小結
-
-
第九章 朱熹的風水觀
-
一 山水思想與風水思想
-
三 方術行為與風水思想
-
三 墓葬系統與風水思想
-
小結
-
-
第十章 朱熹的宗教思想
-
一 朱子理學與佛教糾葛
-
二 朱子理學與道教際遇
-
三 朱熹與摩尼教的合離
-
小結
-
-
第十一章 天文考古學與理學
-
一 理學思想的實用主義
-
二 理學思想與關係理性
-
三 理學思想與知識起源
-
小結
-
-
第十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朱熹的知識論
-
一 中國思想的知識論詰問
-
二 朱熹道德知識論的提出
-
三 朱熹天文考古學的論證
-
小結
-
-
結論:生死與文化
-
一 天文考古與生死文化
-
二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
-
三 生死觀念與文化屬性
-
-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