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朱熹的「天文考古學」研究:遠古文明的生活記憶

出版日期
2025/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8620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天文考古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生的「生死學」。這種「生死學」傾向於「生生」。在儒家看來,「生生」的重心在第二箇「生」,側重於「死後之生」。這是儒家特有的辯證法。
  在朱熹看來,喪禮、祭禮中,逝者「死亡」只是表象,重點則在參加「死亡」儀式中的祭拜者。逝者雖然離開人世,卻在參加葬禮裏的人們心中形成一個「實在的靈魂」。這種「實在的靈魂」往往在參加祭拜的人心中附加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影響,成為保佑家庭和美的保障。於是,逝者的「靈魂」完成了死後的「新生」。「他們的新生」並不是構建一個與現存的世界疏離的「新世界」,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與現存世界共融。常見的占卜、符咒、風水和宗教,則成為了溝通逝者與後世子孫的工具。
  • 緒論
  • 上篇 天文與時間
    • 第一章 天文考古學的概述與溯源
    • 第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王權政治
      • 一 王權政治與天象學說
      • 二 天權政治與聖人圖像
      • 三 朱子理學與聖人圖像
      • 小結
    • 第三章 天文考古學與儒家思想
      • 一 天文思想與《易經》解讀
      • 二 天文思想與儒家詮釋
      • 三 天文思想與兩宋傳承
      • 小結
    • 第四章 宋代天文觀的演變
      • 一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溯源
      • 二 天理思想的宋代印跡
      • 三 天理思想的形而下解讀
      • 小結
    • 第五章 朱熹的自然天文觀
      • 一 朱熹的自然之天說
      • 二 朱熹的曆法傳承說
      • 三 朱熹的季節氣象說
      • 小結
    • 第六章 農業文明與儒家家庭觀
      • 一 農業文明與家庭源起
      • 二 時間本體與家庭權力
      • 三 語言權力與家庭主導
      • 四 儒家禮學與家庭仁學
      • 小結
  • 下篇 家庭與墓葬
    • 第七章 朱熹的家庭生死觀
      • 一 家庭觀念與墓葬系統
      • 二 家庭觀念與祭禮禮儀
      • 三 家庭觀念與生死觀念
      • 小結
    • 第八章 朱熹的讖緯神秘思想
      • 一 迷信思想與讖緯由來
      • 二 符咒現象與民間信仰
      • 三 朱子理學與占卜現象
      • 小結
    • 第九章 朱熹的風水觀
      • 一 山水思想與風水思想
      • 三 方術行為與風水思想
      • 三 墓葬系統與風水思想
      • 小結
    • 第十章 朱熹的宗教思想
      • 一 朱子理學與佛教糾葛
      • 二 朱子理學與道教際遇
      • 三 朱熹與摩尼教的合離
      • 小結
    • 第十一章 天文考古學與理學
      • 一 理學思想的實用主義
      • 二 理學思想與關係理性
      • 三 理學思想與知識起源
      • 小結
    • 第十二章 天文考古學與朱熹的知識論
      • 一 中國思想的知識論詰問
      • 二 朱熹道德知識論的提出
      • 三 朱熹天文考古學的論證
      • 小結
    • 結論:生死與文化
      • 一 天文考古與生死文化
      • 二 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
      • 三 生死觀念與文化屬性
  • 參考文獻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