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每個人在臨終之時,世間的一切都幫不上忙,唯有自己所造的善業,才可以救護。備受尊敬的佛學上師索達吉堪布親授,在一念一行中的實修法門當你自由自在地幸福活著時,請不要忘了,死亡的恐怖也許會突如其來;當你為今生短短幾十年而殫精竭慮時,請不要忘了,漫長的來世也需要你為它奠定方向。——索達吉堪布這本書包涵了佛法的很多殊勝竅訣,只要你真正地去做,依靠它無形的加持,無論是身體上、心靈上,都會得到利益。附:蓮師心咒,勤唸此咒可化解一切不祥,迅速成就所願。◆解脫生老病死苦,做就能得到索達吉堪布將自己數十年來實修的寶貴經驗,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詮釋,並透過最簡單的種種譬喻,讓你很快就能從中明白這些訣竅的要義。只要你真正去做了、嘗試了,依靠佛法的智慧加持,你的身體、心靈,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不同的利益。․有些人平時聽到別人死了,自己無動於衷,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但實際上,任何一個人的死,都是在向你發出警告:「注意了!你也快變成這樣了。」但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根本看不明白。․假如一天相當於一生,你要看看「這一生」做了什麼善法?如果孩童時代、壯年時代、老年時代都沒有做,那一輩子就浪費了,臨死之前根本沒有把握。․大多數人都一樣,無常明明就在眼前,卻反而把一切執為常有;老年明明已經到來,卻還以為自己仍然年輕。所以,活得苦不堪言,還不明白怎麼回事。․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實是很好的修行教材。我們若能對此認真思維,認識到無常是世間不變的規律,並對此產生堅定的信解,那在老年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該抓緊時間做些什麼。․如果你害怕死亡,明白人生裡裡外外的事無一不是無常,無常就會變成動力,你也會覺得餘下的人生不能白白浪費,必須好好用來修行。․唯有敬畏因果、感恩無常,依靠佛法的殊勝加持,方能掙脫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間各種福報利益。․佛陀告訴我們:人的一切快樂,都是從利益他人中產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這一點,並試著去慢慢改變,其實得到幸福很快,並且很長久。․一個人在臨終時,身體雖然衰敗了,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若能努力念一句佛號,乃至對佛合一次掌,所帶來的利益也無法估量。◆本書具體指導讀者如何實踐:如何面對中陰,如何關懷臨終,觀想極樂世界的法門如何轉繞佛塔,如何修習自他交換,念持金剛薩埵、祈禱蓮師勤加修持,功德不可思議
- 願大家以此得到點滴的利益
-
01 做,就是得到
-
學佛能為我帶來什麼好處
-
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
-
想除苦,修「自他相換」就行
-
有些病,請交給佛來醫
-
改變一種觀念,就可能新生
-
怕老是沒用的
-
有歸宿感的人,晚年不會苦
-
人老了,投靠阿彌陀佛可能最有意義
-
念一聲佛號,功德無法估量
-
死是大苦,請佛來幫你解脫
-
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
-
愛護物命,從點滴做起
-
孤獨無援時,不妨試一試佛法
-
-
02 笑談人間幾多苦
-
苦才是人生
-
快樂並不可靠
-
禍不單行很正常
-
有錢有地位,苦就會少嗎
-
不過分追求金錢,財富才可能不期而至
-
你是那個總叫著「我要、我要」的人嗎
-
布施不是非錢不可
-
天高不算高,心貪第一高
-
獲取財富,不要盲目跟風
-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麼」
-
其實,你並不窮
-
苦與樂的真諦
-
-
03 把無常變成人生的正能量
-
無論自己身上發生什麼,都不必覺得很倒楣
-
懂得無常,才不為感情所傷
-
珍惜感情,絕不貪執
-
癡情不是奇跡
-
感情執著,必來自於前世怨仇
-
珍惜現在,比妄想未來更重要
-
把一天的生活當一生來觀修
-
多修無常,得佛安慰
-
如果想專修一法,無常最為重要
-
警惕無常
-
無常絕不會按常理出牌
-
請為來世找尋方向
-
-
04 懂因果的人有福
-
嫉妒別人,只能害了自己
-
「名譽,是魔鬼對你的奉承」
-
罵人的果報相當可怕
-
做人要厚道
-
「害心是地獄的使者」
-
不要隨便發惡願
-
隨喜惡人,惡報更大
-
一念之差,福報頓消
-
善心能帶來最大的福報
-
心善的話,做什麼都會積功累德
-
任何苦樂都不會無因無緣
-
有就享受,沒有就坦然接受
-
-
05 佛的加持不可思議
-
學佛後,有些感應非常奇妙
-
一絲善念,勝過萬千靈丹妙藥
-
若想孝敬老人,教他用轉經輪
-
轉經輪可以讓你心想事成
-
供佛就有大福報
-
右繞佛塔,功德無量
-
轉繞佛塔時要有想法
-
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
-
「我的媽媽叫綠度母」
-
當你的生活出現障礙時,祈禱蓮師十分重要
-
觀修蓮師,別的佛會不會生氣
-
想除去負罪感,就念金剛薩埵心咒
-
積福是不是一種執著
-
-
06 孝順父母的智慧
-
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須彌
-
尊敬長輩,連動物也懂
-
不要指使父母為自己做事
-
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報應
-
父母需要你時,你在哪裡
-
絕對不敢輕視老年人
-
聽老人言沒錯
-
最大的孝順是讓父母不再怕死
-
-
07 佛是這樣關懷臨終者的
-
再放不下就晚了
-
念「阿彌陀佛」,老少咸宜
-
極樂世界要經常想
-
睡覺時要吉祥臥
-
「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
-
亡者已逝,請別再給他添苦
-
願人人都掌握「剎那往生法」
-
別把「文武百尊」當泥菩薩
-
臨終一念至關重要
-
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
-
-
08 看法決定活法
-
關愛可憐人,比供養菩薩的功德大
-
要想獲得快樂,必須要有產生快樂的因
-
永遠牢記自輕他重
-
縱有十分福氣,也只享受三分
-
忘恩負義,天人也會嫌棄
-
挑剔別人前,請先挑剔自己
-
挑撥離間,來世變成啞巴鬼
-
讒言最容易讓人輕信
-
善於傾聽就是智者
-
「貨物要過秤,方知其輕重」
-
有信仰,就能活出奇跡
-
- 附錄 願人人都能成就所願:索達吉堪布精彩開示錄
- 後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