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术史考察,说明“文学史的权力”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它的效力。本次增订新版,增加了“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一章,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附录若干,对于“文学史的权力”有补充论述
- 版权信息
- 增订版序
- 前言
-
第一章 新知识秩序中的中国文学史
-
一 什么是文学
-
二 什么是中国历史中的文学
-
三 怎样写作中国文学史
-
-
第二章 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
-
一 文学的历史观念
-
二 史料的发掘与考证
-
三 求因明变的宗旨
-
-
第三章 作为教学的“中国文学史”
-
一 文学史为中文系的重要课程
-
二 教学上的个人与集体
-
三 对文学史课的挑战
-
-
第四章 从“民间”到“人民”——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论
-
一 新文学的发掘民间
-
二 文艺为人民服务
-
三 文学的“人民性”
-
四 抛弃“五四”的旧包袱
-
五 爱国主义
-
-
第五章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
-
一 写实主义是一种小说理论
-
二 文学史的新经典
-
三 正确的阅读方式
-
四 多种或一种解释
-
-
第六章 国语的文学史之成立
-
绪论
-
一 民国初期的国语运动
-
二 新文学与国语
-
三 白话文学为国语的基础
-
四 白话文学古已有之
-
五 国语(白话)文学的历史
-
六 白话的戏曲小说为世界一流
-
余论
-
-
附录
-
一 世界·国家·文学史
-
二 在世界背景下书写中国文学史
-
三 中国文学史的早期写作——以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为例
-
四 把旧学换了新知——林传甲的一本日记和一本教材
-
五 文学史的力量——读黄人《中国文学史》
-
六 “这是多大的使命呀”——试论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贡献
-
七 守护民间——重读红皮本《中国文学史》
-
八 文学史的进与退
-
九 他山之石
-
十 也说说东洋早期出版的《中国文学史》
-
十一 现代学术史所不能忘记的
-
-
征引书目
-
一 文学史
-
二 著作
-
三 论文
-
- 后记
- 补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