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通常所說的「中國近現代史」中,劃分出「百年國難」(1840-1937)與「八年抗戰」(1937-1945)兩個時期,由此提出了「百年國難文學」與「八年抗戰文學」兩個範疇,認為最能體現時代本質與時代特色的文學是「國難文學」,因此需要將「百年國難文學」作為一段相對獨立的文學史加以專題研究。全書採用文本分析與史料實證相結合的「文史互證」法及比較文學的「涉外文學」研究法,將一般文學史所忽略的、由外來入侵所造成的歷次國難事件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及其它文學性史料,加以發掘、整理、統合,並予以系統化、史書化,對其中所蘊含的國難意識、生存危機、心靈震盪、世界觀念、愛國情懷、民族情感、反省與批判精神等,加以分析闡發,力圖填補中國文學史研究中的一處空白,並對中國近現代史著作中的相關史料與敘述,從文學的角度加以豐富和補充。可為中國文學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外關係史與中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參考。
-
第六章 「五卅」及一九二○年代國難文學
-
第一節 一九二○年代的國難文學
-
一 一九二○年代前期的國難文學
-
二 一九二○年代後期的國難文學
-
-
第二節 「五卅」詩歌
-
一 激昂高亢的戰歌
-
二 哀悼與反思之詩
-
三 通而不俗的歌謠
-
-
第三節 「五卅」散文、小說與戲劇
-
一 充滿臨場感的散文
-
二 小說的多側面敘事
-
三 戲劇文學的現實性與先鋒性
-
-
-
第七章 「九.一八」國難文學
-
第一節 報刊上的「九.一八」事變
-
一 報紙上的「九.一八」事變
-
二 「九.一八」事變與文學期刊
-
三 文學家對「九.一八」事變的不同反應
-
-
第二節 「九.一八」事變與各體文學創作
-
一 國難小說
-
二 國難戲劇
-
三 國難詩歌
-
四 國難主題的報告文學與散文
-
-
第三節 「九.一八」事變與東北淪陷區文學
-
一 「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淪陷區文壇
-
二 小說、戲劇、詩歌
-
三 「九.一八」事變後的東北流亡作家群
-
-
-
第八章 「七七」國難文學
-
第一節 「七七」戰事報告文學與散文
-
一 戰事報告文學
-
二 報刊社論與時評
-
-
第二節 「七七」國難詩歌
-
一 國難紀事詩
-
二 抗戰救亡詩
-
三 英雄頌歌及哀悼詩
-
四 抗日歌曲和時事鼓詞
-
-
第三節 「七七」國難戲劇
-
一 戲劇文學中的前線與後方
-
二 國難戲劇的宣傳性與藝術性
-
-
第四節 「七七」國難小說
-
一 紀實性短篇小說
-
二 集體創作《華北的烽火》
-
-
- 參考文獻舉要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