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文學史綱要:筆記書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9/01/25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1198828
學生最佳輔助教材‧中國文學史系統化
座標軸式提綱挈領‧系統化的中國文學
掌握歷史縱向、橫向發展的方法,才能將中國文學史龐雜豐富的人、事、時、地、物瞭然於心。
◎適合讀書參考或準備升學考試的你。
◎史上最綱要的中國文學史,一書在手,最佳閱讀、自修筆記書。
中國文學自秦至近現代,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現代,約五千年的光景,囊括了大量名家、名文、名品的文學寶藏。面對如此浩瀚的文學底蘊,如何周遊一遍,將文學史採座標軸縱向、橫向、樹狀圖等方式,上下古今、橫貫東西,以掌握綱要、融通理解,本書建議學生或有志者讀通、讀達的一個小小心得。
本書特色:
1.座標軸式的縱向、橫向,系統化呈現的中國文學史。
2.全書共五大單元,包括總綱篇、小說篇、文章篇、詩歌篇、詞曲篇。
(1)總綱篇:有31個大單元,按文學通史由上往下的發展歷程與內容,將每階段的起源、作家、作品、流派、特徵、特色、優點、缺點等,以樹狀結構圖方式,由左至右一一整理。總綱篇的每大單元有一個總標題、單元內又有若干小標題小單元。以樹狀結構,層遞中國文學各階段之發展與流變。
(2)小說篇~詞曲篇:即以縱座標線由上往下,紀錄並呈現作家或作品的時代先後;橫座標線的右邊框框內,是個別作家作品特色的綱要敘述、左邊直排文字則是一小個斷代或一群文學集團的總特色、總評論等等。所有內容以重點整理為主,不包括作品賞析,這部分要靠讀者自己到劉書或總集、別集裡去用功了。以座標軸,分論與涵蓋各種文學體例與作家,縱座標呈現通史發展,橫座標突顯斷代特色。
座標軸式提綱挈領‧系統化的中國文學
掌握歷史縱向、橫向發展的方法,才能將中國文學史龐雜豐富的人、事、時、地、物瞭然於心。
◎適合讀書參考或準備升學考試的你。
◎史上最綱要的中國文學史,一書在手,最佳閱讀、自修筆記書。
中國文學自秦至近現代,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現代,約五千年的光景,囊括了大量名家、名文、名品的文學寶藏。面對如此浩瀚的文學底蘊,如何周遊一遍,將文學史採座標軸縱向、橫向、樹狀圖等方式,上下古今、橫貫東西,以掌握綱要、融通理解,本書建議學生或有志者讀通、讀達的一個小小心得。
本書特色:
1.座標軸式的縱向、橫向,系統化呈現的中國文學史。
2.全書共五大單元,包括總綱篇、小說篇、文章篇、詩歌篇、詞曲篇。
(1)總綱篇:有31個大單元,按文學通史由上往下的發展歷程與內容,將每階段的起源、作家、作品、流派、特徵、特色、優點、缺點等,以樹狀結構圖方式,由左至右一一整理。總綱篇的每大單元有一個總標題、單元內又有若干小標題小單元。以樹狀結構,層遞中國文學各階段之發展與流變。
(2)小說篇~詞曲篇:即以縱座標線由上往下,紀錄並呈現作家或作品的時代先後;橫座標線的右邊框框內,是個別作家作品特色的綱要敘述、左邊直排文字則是一小個斷代或一群文學集團的總特色、總評論等等。所有內容以重點整理為主,不包括作品賞析,這部分要靠讀者自己到劉書或總集、別集裡去用功了。以座標軸,分論與涵蓋各種文學體例與作家,縱座標呈現通史發展,橫座標突顯斷代特色。
- 作者序
-
總綱篇
-
第一章 殷商社會與巫術文學
-
第二章 周詩的發展及其藝術特徵
-
第三章 社會變革與散文的勃興
-
第四章 屈原與《楚辭》
-
第五章 秦代文學
-
第六章 漢賦的發展及其流變
-
第七章 司馬遷與史傳文學
-
第八章 漢代的詩歌
-
第九章 魏晉時代的文學思潮
-
第十章 從曹植到陶淵明
-
第十一章 南北朝的文學趨勢
-
第十二章 南北朝與隋代的民歌及詩人
-
第十三章 唐代文學的新發展
-
第十四章 初唐的詩歌
-
第十五章 李白與盛唐詩人
-
第十六章 杜甫與中晚唐詩人
-
第十七章 詞的興起,溫庭筠與李煜
-
第十八章 宋代的社會環境與文學思想
-
第十九章 蘇軾與北宋詞人
-
第二十章 辛棄疾與南宋詞人
-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詩
-
第二十二章 宋代的小說及戲曲
-
第二十三章 元代的散曲
-
第二十四章 關漢卿、王實甫與元代雜劇
-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文學思想
-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戲曲
-
第二十七章 《水滸傳》與明代的小說
-
第二十八章 明代的散曲與民歌
-
第二十九章 清代文學的特質
-
第三十章 清代的詩歌與詞曲
-
第三十一章 《儒林外史》、《紅樓夢》與清代的小說
-
-
小說篇
-
古代的神話傳說
-
魏晉的神怪小說
-
南北朝小說
-
唐代小說
-
(一)初唐之小說
-
(二)諷刺小說
-
(三)愛情小說
-
(四)歷史小說
-
(五)俠義小說
-
(六)其他重要小說、專集
-
-
唐代的變文
-
宋代的小說
-
(一)文言小說(志怪傳奇)
-
(二)白話小說(短篇)
-
(三)白話小說(長篇)
-
-
明代小說
-
(一)《三國演義》
-
(二)《水滸傳》及其他
-
(三)《西遊記》及其他
-
(四)《金瓶梅》
-
(五)才子佳人的戀愛小說
-
(六)晚明的短篇小說
-
-
清代小說
-
(一)《聊齋誌異》及其他
-
(二)《儒林外史》
-
(三)《紅樓夢》
-
(四)《鏡花緣》及其他
-
(五)俠義小說
-
(六)倡優小說
-
(七)清末的小說
-
-
-
文章篇
-
春秋戰國散文
-
(一)歷史散文
-
(二)哲理散文
-
-
秦代文學
-
漢賦
-
(一)漢賦的形成期
-
(二)漢賦的全盛期
-
(三)漢賦的模擬期
-
(四)漢賦的轉變期
-
-
魏晉賦
-
南北朝賦
-
唐宋賦
-
漢代散文
-
(一)歷史散文
-
(二)議論散文
-
-
王充
-
唐代的古文運動
-
宋代的古文運動
-
(一)西崑體
-
(二)反西崑體
-
-
道學家的文學觀
-
明代的文學思想
-
(一)明初擬古先聲
-
(二)臺閣體
-
(三)擬古主義和前後七子
-
(四)嘉靖三大家
-
(五)反擬古主義文學運動
-
(六)王陽明派哲學
-
(七)公安派
-
(八)竟陵派
-
(九)晚明的散文
-
-
清代散文
-
(一)清初散文
-
(二)桐城派
-
(三)陽湖派
-
(四)湘鄉派
-
(五)清代駢文
-
-
-
詩歌篇
-
建安
-
正始
-
晉.太康
-
永嘉
-
義熙
-
南朝詩人
-
(一)宋元嘉體
-
(二)齊永明體
-
(三)梁
-
(四)陳
-
-
北朝詩人
-
隋代詩人
-
初唐詩人
-
(一)齊梁餘風
-
(二)王績及其他詩人
-
(三)初唐四傑
-
(四)沈、宋與律體
-
(五)詩風轉變
-
(六)吳中四士
-
-
盛唐詩人
-
(一)王孟詩派
-
(二)岑高詩派
-
(三)李白
-
(四)杜甫
-
-
中唐詩
-
(一)大歷十才子
-
(二)大歷詩人與張籍
-
(三)新樂府運動
-
(四)險怪派
-
(五)李賀
-
-
晚唐詩人
-
宋詩
-
(一)西崑體
-
(二)詩歌革新運動
-
(三)王安石
-
(四)蘇軾
-
(五)黃庭堅
-
(六)江西詩派
-
(七)南宋四大家
-
(八)永嘉四靈
-
(九)江湖詩派
-
(十)遺民詩
-
(十一)元好問
-
-
清代的詩
-
(一)清初詩壇
-
(二)尊唐詩派
-
(三)宗宋詩派
-
(四)性靈詩派
-
(五)晚清詩人
-
-
-
詞曲篇
-
唐代詩人的詞
-
敦煌曲詞
-
晚唐詞人與溫庭筠
-
五代詞
-
北宋詞
-
(一)宋初的詞
-
(二)詞風的轉變
-
(三)蘇軾及同時詞人
-
(四)格律詞派周邦彥
-
(五)女詞人李清照
-
-
南宋詞
-
(一)辛棄疾與愛國詞人
-
(二)格律派詞人
-
-
清代詞
-
(一)納蘭性德及其同派作家
-
(二)陽羨派與陳維崧
-
(三)浙西派與朱彝尊
-
(四)常州詞派
-
(五)晚清詞人
-
-
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統一前)
-
元代後期散曲作家(統一後)
-
明代北方散曲作家
-
北方作家
-
明代南方散曲作家
-
南方作家
-
- 附錄一:中國文學作家簡要年表
- 附錄二:詩品評詩選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