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寻味博雅语文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835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北大附小构建学校生命发展课程体系中“博雅语文”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博雅语文”的命名不仅仅只是简单指向这个汉字词语的字面意思,而是一种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贯通中西、跨越古今的教育观念和范式。本书的具体内容包括寻源博雅语文、阅读的阶梯、写作新思维、生命的对话、与传统文化相遇、语文理想国,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了“博雅语文”的特色、博雅教育的传承、内容框架、教学策略等内容。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语文教学案例,集趣味性和生动性于一体。
  • 版权信息
  • 自序 描绘博雅语文的理想图景
  • 第一篇 博雅语文的由来
    • 一、我与博雅语文的相遇
      • (一)成为语文教师
      • (二)相遇博雅语文
    • 二、博雅语文的课程建构
      • (一)传承北大精神
      • (二)开创博雅语文特色
    • 三、博雅语文课程的模型设计
      • (一)直抵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 (二)“博”“约”相兼的课程关系
    • 四、博雅语文课程的实施
      • (一)整合和开放:大语文观下的博雅语文观
      • (二)弹性分配的课程时间与评价
      • (三)开放渐进的学习方式变革
      • (四)丰富全面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
  • 第二篇 搭建阅读的阶梯
    • 一、“博”吸收、“雅”呈现,构建“博雅阅读”的课程群
      • (一)“读”向博雅:跳一跳摘桃子
      • (二)以文为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 (三)博览群书,建立分级博雅书库
      • (四)阶梯课程,推进博雅阅读
    • 二、创意共读,营造“多样化”的阅读场域
      • (一)师生共读:一本书与课堂的四次对接
      • (二)亲子共读: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 (三)主题阅读:一起读,一起成长
    • 三、阅读力培养,博雅阅读的四种“玩法”
      • (一)玩法一:整书导读策略
      • (二)玩法二:“穿越”多彩情境
      • (三)玩法三:绘制思维导图
      • (四)玩法四:咬书、漂流瓶与课本剧
  • 第三篇 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 一、快乐作文,从兴趣入手
      • (一)为学生搭一座从说到写的桥
      • (二)读图时代的快乐写话
      • (三)带领学生走进审美世界
    • 二、打通阅读与写作的“任督二脉”
      • (一)从阅读的“空白”处入手
      • (二)从文本出发设置不同的写作任务
      • (三)读写结合是极好的“想象力体操”
    • 三、把多姿多彩的生活写进作文
      • (一)把写作当作活动经历的升华
      • (二)社团活动里玩出来的文章
      • (三)在写作中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四、让写作变成学生交流分享的契机
      • (一)把创意作文集变成一本“不一样的书”
      • (二)在循环日记中分享思想
    • 五、善于创造即兴成文的教育契机
      • (一)一节心理课引发的习作
      • (二)一个标题引发的习作
    • 六、博雅写作编制学科立体交融的网
      • (一)每门学科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训练
      • (二)借助写作改善学科教学质量
      • (三)博雅写作就是一次综合实践
  • 第四篇 触摸传统文化的“根脉”
    • 一、“北大基因”传承生命本色
      • (一)传统文化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 (二)语文教育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 (三)家国情怀是“北大基因”的生命本色
    • 二、“冰心”一片在“博雅”
      • (一)有“博”方能“雅”
      • (二)爱玩未丧志
    • 三、嵌入课程之中的传统文化
      • (一)特设:传承北大文化
      • (二)专设:鹿鸣吟诵
      • (三)教材:文本的点滴渗透
      • (四)活动:“工程”与戏剧节
      • (五)环境:生态花园、精神家园与文化乐园
  • 第五篇 寻找语文的理想国
    • 一、回归语文的本色课堂
      • (一)信息时代,语文如何守正出新
      • (二)语文教学的“道”与“术”
      • (三)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
      • (四)文本分析是走近语文的一扇门
      • (五)语文学习给学生留下什么
    • 二、教出语文的“隐形价值”
      • (一)课文里站立着鲜活的生命
      • (二)别忽略了课文的“文外之旨”
      • (三)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思维训练
      • (四)珍视语文教学观摩课的独特价值
      • (五)做善于反思的语文教师
    • 三、美是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
      • (一)好的语文教学是有画面感的
      • (二)语文课堂是什么味
      • (三)还原“美”而“雅”的本色课堂
      • (四)在阅读中品味语文之美
      • (五)自然是最高的教学之美
  • 第六篇 教与学,生命的对话
    • 一、“文”“言”的对话:短文厚学——《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古文新读,品味“文”的内涵
      • (二)短文厚学,把握“言”的精妙
      • (三)“文”“言”结合,体验文化的魅力
    • 二、诗意的对话:高山流水妙机缘——《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教学步骤梗概
      • (二)教学设计亮点
      • (三)小结
    • 三、文本的对话:字里行间“绘”闰土——《少年闰土》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对话文本,触摸语言
      • (二)声情并茂,以声“度”人
    • 四、心灵的对话:生成四溢的语文味——《姥姥的剪纸》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以词入境,叩问心灵
      • (二)动情的朗读,深情的对话
    • 五、历史的对话:听讲者灵魂的震撼——《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文学性导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 (二)阅读式教学,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 (三)深究题目,挖掘深度的文本内涵
    • 六、文化的对话:感受语文的自由——《此时幸遇先生蔡》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形式自由:“一站到底”
      • (二)思想自由:“每个人都是蔡先生的小参谋”
      • (三)师生关系自由:师生关系转化为日常生活关系
    • 七、价值的对话:启悟生命之美——《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一)结构之独特,敞开了文本的崭新视界
      • (二)设计之精巧,昭示了课堂的丰富情趣
      • (三)内涵之挖掘,彰显了语文的深度价值
  • 后记 博雅语文,再出发
  • 附录一 北大附小校园文化三字经
  • 附录二 吟诵十六讲篇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