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述說道德經(卷三)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9049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道德經》的經文講解(3)
  • 第五十二章
    • 守母章 章旨
    • 如何讓日常生活中有道
      •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
      • 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三章
    • 大道章 章旨
      •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四章
    • 善建章 章旨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五章
    • 含德章 章旨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
      •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六章
    • 道如何能實行
    • 道貴章 章旨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七章
    • 如何以道治國
    • 治國章 章旨
      •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 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溢彰,盜賊多有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八章
    • 察政章 章旨
      •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
      •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本章啟示
  • 第五十九章
    • 長生章 章旨
      •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章
    • 道治章 章旨
      • 治大國,若烹小鮮
      •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
      • 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
      • 夫惟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一章
    • 居下章 章旨
      •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二章
    • 道奧章 章旨
    • 以道為寶貴
      •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 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三章
    • 無難章 章旨
    • 聖人的處事原則
      • 為無為
      • 事無事
      • 味無味
      •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四章
    • 輔物章 章旨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民之從事,常幾於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五章
    • 玄德章 章旨
    • 以道治國者謂之玄德
      •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六章
    • 江海章 章旨
      •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第六十七章
    • 三寶章 章旨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八章
    • 不爭章 章旨
    • 不爭之德
      •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 本章啟示
  • 第六十九章
    • 用兵章 章旨
      •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
      •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章
    • 懷玉章 章旨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 第七十一章
    • 不病章 章旨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二章
    • 畏威章 章旨
      •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 第七十三章
    •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 君子之勇
    •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 不爭之爭
      • 不言而應
    •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 不召而自來
      • 繟然而善謀
    •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四章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感動的愛
      • 切中要害
      • 先許個愿吧
    •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 小駱駝的問題
    •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五章
    • 貴生章 章旨
      •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六章
    • 柔弱章 章旨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 堅強居下,柔弱居上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七章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 養牛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 中庸之道
    •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 《周易》謙卦
    •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八章
    • 天下柔弱莫過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 善利萬物而不爭
      • 道沖而用
      • 道沖而用(七項水德)
    •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
      • 能屈能伸
      • 仁謙並行
    •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 受國之垢
      • 受人之垢
    •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 本章啟示
  • 第七十九章
    • 左契章 章旨
      •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本章啟示
  • 第八十章
    • 小國章 章旨
    • 理想國
      •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本章啟示
  • 第八十一章
    • 不積章 章旨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本章啟示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