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自接觸老子後,從暸解與省思《道德經》中,感到其歸於天地自在的言詞,可使人身心歸於平靜,因而感受到《道德經》是適合人與天地萬物的哲學。以天地自然運行的法則與人回歸自然良善本質「孝慈」為出發,向天學習效法,從整體正向以善的光輝,從人的自然良善本質「孝慈」,與國家執政者的影響與責任,以達人與萬物的恆久遠的發展。
- 自序
-
天地篇
-
第一章 道可道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
公眾篇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第三章 不尚賢
-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
-
個人篇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
第七十一章 知
-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
第十六章 致虛極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 道德經全文
-
公眾篇與民主法治
-
一、公眾篇探索民主法治的基本目的
-
二、健全的政黨政治不是民主法治的基本目的
-
三、公眾篇探索執政者的責任與影響力
-
四、草民的國是建言—台灣的歷史契機
-
-
「孝慈」心得彙整
-
一、孝與慈
-
二、回歸孝慈,善的光輝從己身到天下
-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