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人间·庄子: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547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庄子学在明代中叶呈现勃兴之势,晚明学者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对于此时期庄子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接续意义和价值。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一条解庄之道,憨山德清之可贵处,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的比附,而是佛道两家思想上的会通。本书以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为研究对象,认为《庄子内篇注》无论是在解庄的方法上,还是在义理阐释上,抑或是在其所达到的社会价值层面上,都构建了一套崭新的庄子学诠释思想,是晚明庄子学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石
    • 第一节 憨山德清其人及其学术渊源
      • 一 憨山德清生平
      • 二 憨山德清学术著作
      • 三 憨山德清的学脉关系及学术特色
    • 第二节 《庄子内篇注》的理论背景
      • 一 晚明时代政治背景及佛教丛林现状
      • 二 晚明儒道学术发展状况
      • 三 憨山德清注解三教
    • 第三节 《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础
      • 一 以禅化儒
      • 二 援佛入道
    • 小结
  • 第二章 齐物与逍遥
    • 第一节 齐物以至逍遥:心与己的消解
    • 第二节 忘己
      • 一 庄子之逍遥义的转向
      • 二 逍遥:无碍解脱
    • 第三节 破我执
      • 一 丧我:忘我——齐物之大旨
      • 二 以明:照破——齐物之工夫
    • 小结
  • 第三章 宗师与养生
    • 第一节 宗师以至养生:天与道的挺立
    • 第二节 由人走向真人
      • 一 人—真知—真人
      • 二 撄宁与坐忘:入道之工夫
    • 第三节 性者生之主
      • 一 缘督以为经
      • 二 养性而养生
    • 小结
  • 第四章 充德与应世
    • 第一节 充德以至应世:心与命的归宿
    • 第二节 虚心而涉世
      • 一 虚者心斋
      • 二 无用之用以及无用
    • 第三节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 一 德与形之间
      • 二 破分别我障
    • 第四节 止观不二以应世
    • 小结
  • 第五章 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之再思考
    • 第一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外在动因
      • 一 明代士人之好《庄》风尚
      • 二 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对《庄子》的阐释
      • 三 明代士人对佛教之态度
    •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内在动因
      • 一 内在动因之根源
      • 二 佛教内部之回应
    • 小结
  • 结语: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朝以前主要注庄方法梳理表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