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臺灣儒學」於科舉制度漫長施行的歷史中孕育、發展,映現諸多值得探究之處。如:荷治時期商賈文化「先」於明清儒漢文化,跨國貿易公司管理「先」於科舉制度仕宦政治。影響所及,清代「府城/臺南」婦女生活空間自由,有別於中原深耕千年的儒漢社會,映現「府城/臺南」獨特又靈動的地域文化。時至晚清「府城/臺南」文風冠於全臺、儒漢社會成熟,「北京專約」使府城文人正面迎接歐美現代化的挑戰。日治時期「南社」跨性別、跨職業、跨文化、跨階級、跨年齡的化裝集會活動,社員或有北上創立瀛社,或有創設諸多報刊,其中《三六九小報》刊載諸多科舉時代回憶、說笑聖賢經典的篇章。由科舉時代、後科舉時代,文獻史料、外文譯介、梳理歸納,充分映現「府城/臺南」科舉制度於文化影響之深遠意義。
- 林序
- 廖序
-
緒論
-
第一節 釋名與釋義
-
一 府城象徵
-
二 地域界定
-
三 儒學釋名
-
四 文化釋義
-
五 主要文獻
-
-
第二節 各章主旨
-
一 上編.科舉時代
-
二 下編.後科舉時代
-
-
-
上編 科舉時代
-
第一章 城市之建置:商賈殖民與儒漢社會
-
第一節 荷治時期:城鎮建置與異國文化
-
第二節 明鄭時期:廟學合一制
-
小結
-
-
第二章 科舉制度之設立:政策背景與施行
-
第一節 荷治時期:異國的商賈文化
-
第二節 明鄭時期:區域性的儒漢社會
-
第三節 清領時期:科舉政策的制定與因應
-
小結
-
-
第三章 科舉教育之樂土:世風與女德
-
第一節 理想社會與樂土神話
-
第二節 自由的婦女樂土
-
第三節 科舉教育的樂土
-
小結
-
-
第四章 現代化之挑戰:府城、儒者與經典質疑
-
第一節 城市空間
-
第二節 傲慢儒者
-
第三節 質疑經典
-
小結
-
-
-
下編 後科舉時代
-
第五章 後科舉時代之變革:教育政策與群儒詩述
-
第一節 殖民地教育政策
-
第二節 以儒為名:自述詩與他述詩
-
小結
-
-
第六章 後科舉時代之因應:讀經、傳經與用經
-
第一節 塾師讀經與傳經
-
第二節 主編讀經與用經
-
小結
-
-
第七章 後科舉時代新場域:《三六九小報》之儒學探究
-
第一節 南社與《三六九小報》
-
第二節 《小報》主筆之儒學論述
-
小結
-
-
第八章 後科舉時代新論述:《三六九小報》之《論語》詮釋
-
第一節 《論語》借鑒敘事
-
第二節 《論語》新詮釋
-
小結
-
-
-
總結
-
一 科舉時代府城研究成果
-
二 後科舉時代臺南研究成果
-
-
附錄
-
一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自述、他述」列表
-
二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以詩論儒」列表
-
三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讀經賦詩」列表
-
總論
-
詩經
-
春秋
-
易經
-
書經
-
禮記
-
孝經
-
論語
-
孟子
-
中庸
-
-
四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報刊職務表
-
五 《三六九小報》「科舉敘事」列表
-
經典詮釋、敘事
-
科舉士人、軼事
-
-
參考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