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孔廟文物與政治:東亞視野中的臺灣府學文物

出版日期
2020/1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42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南孔廟存有與清帝密切相關且重要而醒目之文物,即高懸於大成殿的十五座御匾,為世界孔廟所獨見。它們不只保留來自大清帝國的八代皇帝的御匾原件,更及於臺灣至今的七位總統,成為孔廟視覺圖像的文物堡壘。

本書以少數僅存的臺南孔廟傳世之紀年文物為中心,重建其時空情境,試圖從最早的「萬世師表」御匾探索,及於到臺官員推動的神聖化政務,從他們記錄番民圍觀迎接御匾的盛況,不只具體闡述皇帝本身如何充當文物創作者,文物背後所隱藏的權力,及合法性視覺符號的強行輸入,更明示臺灣如何被鎖入儒家教化的帝國統治網絡。

同時,孔廟文物與政治關係的多元風格現象亦見於日本的德川幕府之湯島聖堂,及朝鮮王朝之韓儒太廟。這些釋奠儀物皆以祭孔尊孔為名,卻各有不同的社會基礎政治考量及時空情境,構成東亞十七、十八世紀的儒教美術表象。
  • 導言:以祭孔為名
  • 壹、「萬世師表」康熙御書的歷史情境
    • 前言:從「御匾」到「御書」再現臺灣
    • 一、「御書」收藏情境的轉換:從曲阜孔府到臺灣故宮
    • 二、御書的書法情境:從滿文到漢文鉅幅瀚墨的選擇
    • 三、「御書」的文化與政治情境:「萬世師表」與「征服臺灣」
    • 四、御書的「大典」情境:從祖陵到闕里
    • 五、從「御書」到「御匾」的傳播與符號化
    • 餘論:御書與「漢化」的爭辯
  • 貳、臺南孔廟「萬世師表」御匾的歷史意義
    • 前言
    • 一、臺灣府孔廟新文物的初現與神聖化:康熙御匾
    • 二、 「萬世師表」御書進駐曲阜大成殿:康熙帝幸闕里的禮物之一
    • 三、御匾從闕里擴散到全國:概念的提出者張可前
    • 四、御書「萬世師表」的傳播方式、管道與摹本問題
    • 餘論
  • 參、 雍正帝贈送曲阜孔廟的祭器:畫琺瑯五供與銅簠簋
    • 前言
    • 一、研究簡史與新議題
    • 二、從視覺圖像出發
    • 三、 「物」與「人」的交錯與網絡:贊助者、製造者、接受者、受祭者及禮物在紫禁城與闕里間的世紀性移動
    • 四、雍正帝畫琺瑯五供的原始受祭者:康熙帝
    • 五、試論畫琺瑯五供意象的位移現象
    • 餘論:雍正帝送給曲阜孔廟祭器對乾隆帝制禮的影響問題
  • 肆、 納民於軌物:從臺南孔廟看雍正帝如何形塑清帝國的孔廟視覺圖像
    • 前言
    • 一、從「萬世師表」到「生民未有」御匾
    • 二、從石坊到優入聖域:臺灣女性牌位出現在節孝祠
    • 三、雍正二年「上諭」碑:從「啟聖祠」到「崇聖祠」
    • 四、東西廡祭祀對象的激增
    • 餘論: 臺南孔廟儒教圖像的形成─雍正帝儒教治國的地方展示舞台?
  • 伍、蔣元樞與臺灣府學的進口禮樂器
    • 前言
    • 一、從臺南孔廟的乾隆紀年器群談起
    • 二、乾隆祭孔禮樂器與禮樂制的「復古」與「創新」
    • 餘論:「進呈」圖說?
  • 陸、 湯島聖堂的選擇:以臺日十八世紀釋奠器的比較為中心
    • 前言: 綱吉劍與康熙書─開啟十八世紀臺日釋奠器特質發展序幕
    • 一、同名異相:銅簠與蒔繪簠
    • 二、湯島的殊相:釋奠器與經義
    • 餘論:禮器、禮制與政治─從忍岡到湯島聖堂的轉變
  • 柒、 發掘初期「安陽」文物的國際性移動:羅振玉給日本湯島聖堂之贈禮
    • 前言
    • 一、有關日本方面研究史的回顧
    • 二、本章的角度
    • 三、羅振玉五件禮物的選擇與釋奠禮物觀
    • 四、中國釋奠禮物史上的「安陽殷墟」器
    • 餘論:羅振玉與「出安陽殷墟」
  • 捌、 成均館大學所藏朝鮮時代〈文廟享祀配列圖〉的歷史意義
    • 前言
    • 一、韓儒入祀出現在十九世紀〈文廟享祀配列圖〉
    • 二、韓儒入祀源起與入圖問題
    • 三、何以韓儒未入〈大成至聖文宣王殿座圖〉?
    • 四、〈文廟享祀配列圖〉以漢儒受祀與陞配現象呈現自主性
    • 五、〈文廟享祀配列圖〉以保留木主及祭祀對象爵稱 呈現選擇傳統的自主性
    • 餘論
  • 結語:東亞視野中的十七、八世紀臺灣府學文物
  • 致謝
  • 參考書目
  • 圖版出處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