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古代戶籍:歷代區劃與戶籍制度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11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夏、商、周代採取中央王朝與各部落聯盟分土而治的方式;春秋中期以後,隨著兼併戰爭的加劇,各諸侯國對疆土採取分層劃區進行管理。這一時期的戶籍制度最初處於萌芽階段,至春秋戰國時期,戶籍則與兵籍、賦籍、地籍聯結在一起,作為徵收賦稅,征發徭役和兵役的依據。
秦漢至隋唐由於經歷了幾次大的新舊王朝更替,所以在行政區劃上變化極大。不僅顯示了各個政權的疆域變化,也在建制上多有沿革,道、府、州、縣等無不納入其中,形成了層級明確的行政區劃管理體系。這一時期的戶籍制度,隨著行政區劃的變化而日趨完善。
從五代十國至元代的行政區劃前期變化不大。五代十國在前後大致五十年的時間裡,歷經頻繁戰亂,行政區劃隨戰時疆域而劃分。宋、遼、西夏、金基本沿襲舊制或相互借鑑,難脫窠臼。此間最具創意的當屬元代行省制的建立,這是中國行政區劃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明清兩代的行政區劃和戶籍制度逐漸形成了近代雛形。戶籍制度是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的。明中葉以後出現的經濟結構新因素,推動了戶籍制度的變化。
戶籍與行政區域的劃分,是一國之政的重中之重,關係到賦稅、繇役等國家大計。本書分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大篇章,依照朝代順序排列,為讀者詳解中國古代的戶政制度。
  • 版權訊息
  • 序 言 古代戶籍
  • 上古時期 裂土分茅
    • 夏代地理中心及行政聯盟
    • 商代區域劃分與人口
    • 周代疆土區劃和人口
    • 春秋戰國行政區劃
    • 春秋戰國戶籍制度
  • 中古時期 建章立制
    • 秦代在全境推行郡縣制
    • 秦代比較完備的戶籍制度
    • 兩漢時期州郡縣三級建制
    • 漢代戶籍制度及演變
    • 魏晉南北朝的州郡縣制
    • 魏晉南北朝戶籍制度
    • 隋代地方行政的二級制度
    • 隋代的戶籍制度改革
    • 唐代行政區劃的大變革
    • 唐代較嚴密的戶籍制度
  • 近古時期 鑄新淘舊
    • 五代十國時期的行政區劃
    • 宋代路州縣三級行政區劃
    • 宋代以財定等的戶籍制度
    • 遼代行政區劃與戶口類型
    • 西夏的行政區劃與戶籍制度
    • 金代的行政區劃與戶籍管理
    • 元代行省制的創設與完善
    • 元代的戶籍分類管理制度
  • 近世時期 別開生面
    • 明代行政區劃設置三司制
    • 明代人口管理的黃冊制度
    • 清代的三級行政區劃系統
    • 清代開放的戶籍保甲制度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