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978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一部关于清代“厅制”问题的再研究。厅制是清代所独有的一种行政区划形式,它的设立体现着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转型。本书有两个侧重:一是对清代厅制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制度史研究,特别是对于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明清之际厅的起源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加强对海峡两岸一手档案的发掘和利用;二是结合区域社会史、法律史的研究手段,将厅的地方表现形态,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力争将制度演进全貌与区域社会个案有机结合,展现厅制如何与清代地域社会历史进程相协调,并进而体现清代地方治理“因俗而治”的特色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中国政区通名研究丛书”总序
  • 目录
  • 导论
    • 一 清代政区地理研究的推陈出新
    • 二 从“府州县”到“府厅州县”:清代厅制研究意义及现状
    • 三 本书章节安排与思路
  • 第一章 清代厅制起源、形成与演变
    • 一 由同知、通判分防而有厅之雏形
    • 二 由同知、通判领有专管之地而具厅之实
    • 三 由援例添设而厅制形成
    • 四 嘉庆《大清会典》与厅的判别标准
    • 五 清末边疆政区变革与厅制应用及其终结
  • 第二章 清代厅制的因地制宜及其多样化
    • 一 厅与旗民分治
    • 二 厅与少数族群治理
    • 三 厅与内地边缘地带的控制
    • 四 府州县逆向改厅
    • 五 京畿四路厅
    • 六 钱粮、词讼分离之古丈坪、厦门模式
    • 七 厅与政治上的权宜之策
    • 八 非政区厅性质的同知和通判
  • 第三章 清代厅的政区分等
    • 一 清代厅的缺分等第数据的来源与制度分析
    • 二 由“冲繁疲难”看清代厅的地理空间等级
  • 第四章 蒙汉杂处地带的治理:归绥地区厅制变迁
    • 一 理事:归化城同知溯源
    • 二 分辖:归绥诸协理通判的设置
    • 三 统合:归绥道与归绥诸厅体制的确立
    • 四 兼辖:归绥三厅与准噶尔草地的“辖而不管”
    • 五 抚民:光绪十年归绥诸厅改制后的性质
    • 六 建省:蒙汉合治的新尝试
  • 第五章 内地的边缘:太湖厅建置沿革及其行政职能变迁
    • 一 雍正八年、乾隆元年太湖同知的性质
    • 二 钱粮与命盗权责的分合
    • 三 光绪末年靖湖厅之设及其与太湖厅、吴县两属管理体制之关系
  • 第六章 厅作为政治权宜之策:湘黔省界争端与晃州厅的设置
    • 一 插花:明代平溪卫的设置与湘黔边界
    • 二 划界:雍正年间的边界调整及其遗留问题
    • 三 设厅:嘉庆年间争议再起与晃州厅的设置
    • 四 冒籍:“犬牙相入”的地方性实践
    • 五 政区划界中“犬牙相入”原则的再思考
  • 第七章 改土归流与厅的设置
    • 一 清代广西厅的设置
    • 二 土司与厅的关系
  • 第八章 土客之争与赤溪厅的设置
    • 一 清初迁界令、客民移居与土客矛盾
    • 二 “以产换产”:清廷应对及善后举措
    • 三 赤溪厅的命运
  • 结语 边缘地带的治理与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弹性空间
    • 一 定额观念、分辖趋势与厅制发展
    • 二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与渐进式郡县化
    • 三 厅制的不完全性与“一统体制”“有效治理”关系再认识
  • 附录 清代厅的设置及其沿革考正校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