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繼《漢寶德談美》一書獲得熱烈迴響、掀起台灣對「美」的熱烈討論與關注,漢寶德先生在本書中延續「談美」的書寫風格,更直截了當提出推動全民美育、落實公民美學的具體辦法,並點出美可統合多元文化差異的特點。作者苦心思量之餘,以懇切的文字為台灣社會對美思考的欠缺處進行大膽而深入的剖析,期能引領大眾提升美感、敲醒對美切實的自覺與省思,力使提升美感素質並非只是口號而已,且可迫切於周遭生活著手。
「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靠喜愛新奇的心理,但是對美的敏感反應卻是文明的基石,有文化素養的人可以陶醉在美感中,享受精神的愉快。這是我們需要的基本修養。」――漢寶德
「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靠喜愛新奇的心理,但是對美的敏感反應卻是文明的基石,有文化素養的人可以陶醉在美感中,享受精神的愉快。這是我們需要的基本修養。」――漢寶德
- 封面
- 如何落實美育? (代序)
-
輯一 美與生命的體悟
-
美感的育成
-
美與生命的體悟
-
美與創造力
-
美不是階級的產物
-
外在美與內在美
-
科學與美感之間
-
美是科學
-
美可以代替宗教嗎?
-
-
輯二 美育出了什麼問題?
-
美育出了什麼問題?
-
公民美學的落實
-
美感與快感
-
美是多元的嗎?
-
美的多元觀
-
美為什麼與藝術分家?
-
解構之美
-
-
輯三 尋找美的途徑
-
美的文化觀
-
窮人才需要培養美感
-
美的範疇之辨
-
自極簡中尋找美
-
形式美與內容美
-
自藝術中找美
-
欣賞質感之美
-
宗教藝術之美
-
-
輯四 美與人文內涵
-
美與人文內涵
-
真有人文之美嗎?
-
複雜與矛盾中有美嗎?
-
人文素養的階梯
-
感官與心靈之間
-
- 跋 為美解惑的努力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