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古典新詮」為題,嘗試對古典作品進行討論,包括運用古典元素,製造新的意象,以及重新閱讀文獻,給予新詮釋。全書分上下篇。
上篇:雨果作品改編成為跨文化新編京劇研究,以《悲慘世界》、《聖母院》、《情殤鐘樓》、《弄臣》四部作品為例。四部皆對雨果作品進行跨文化戲曲的新詮釋,除文本創作中國戲曲化、表演形式戲曲化、跨文化的創作觀等共同特質外,四劇將異國的文化,融合自身的表演文化呈現新的創作與新的文化觀,分別展示兩岸三地當代的文化觀點及創作特色。
下篇:李漁研究:ㄧ、對李漁作品的搬演演變進行調查整理,建構出李漁劇場演出研究的發展歷程。二、李漁文本創作的園林觀點與置造園亭考證。在文獻學的蒐集、整理、考證,運用《李漁全集》、明清文人著作、筆記、方志以及近代學術研究,對其作品(詩、詞、文、小說、戲曲等)中的園林空間思維,以及真實造園進行整理研究、考證,有助於開展對李漁研究的多元思考探索。
上篇:雨果作品改編成為跨文化新編京劇研究,以《悲慘世界》、《聖母院》、《情殤鐘樓》、《弄臣》四部作品為例。四部皆對雨果作品進行跨文化戲曲的新詮釋,除文本創作中國戲曲化、表演形式戲曲化、跨文化的創作觀等共同特質外,四劇將異國的文化,融合自身的表演文化呈現新的創作與新的文化觀,分別展示兩岸三地當代的文化觀點及創作特色。
下篇:李漁研究:ㄧ、對李漁作品的搬演演變進行調查整理,建構出李漁劇場演出研究的發展歷程。二、李漁文本創作的園林觀點與置造園亭考證。在文獻學的蒐集、整理、考證,運用《李漁全集》、明清文人著作、筆記、方志以及近代學術研究,對其作品(詩、詞、文、小說、戲曲等)中的園林空間思維,以及真實造園進行整理研究、考證,有助於開展對李漁研究的多元思考探索。
- 緒論
-
上篇 雨果篇
-
壹、京劇《悲慘世界》的戲曲教育製演
-
一、傾覆傳統教學:學院統籌跨系整合師生合作
-
二、從中國版、中國化談跨文化戲曲的傳統新詮釋
-
三、文化移轉:傾覆古典原著,重塑戲曲表演
-
-
貳、《聖母院》到《情殤鐘樓》的創作
-
一、奠基與再建的跨文化戲曲觀
-
二、敘事形式與情慾觀點的轉變
-
三、真善美的女主角舞臺形象創作
-
四、假惡醜的男性角色舞臺形象創作
-
五、傳統表演元素結合外來文化開創新編戲曲的新詮釋
-
-
參、《弄臣》的跨文化戲曲與巡迴製演
-
一、新編戲曲創作:從人性出發的弄臣
-
二、戲曲本質:舞台虛實相生
-
三、文化流動:中國地域性風格以即興創作植入演出
-
-
-
下篇 李漁篇
-
壹、故事傳承與劇目流播
-
一、後世搬演、改編《笠翁傳奇十種》及其演出概況
-
二、後世搬演、改編李漁生平劇目析評
-
三、後世搬演、改編李漁小說演出概況
-
四、衍生劇目演出及劇種移植析論
-
-
貳、文本創作的園林造景
-
一、李漁詩詞文中的園林空間描述
-
二、《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園林空間營造
-
三、小說《十二樓》的空間情境營造
-
四、李漁的空間美學論述
-
-
參、真實世界的園林考證
-
一、伊園:浙江蘭溪夏李村,又稱伊山別業
-
二、靖逆侯署後園:為友修寓,疊石作山
-
三、芥子園:金陵別業
-
四、芥子園:北京寓居
-
五、惠園:北京為友修園
-
六、半畝園:北京為友修園
-
七、層園:杭州雲居山東麓
-
-
- 結論
- 參考徵引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8675/9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