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酒党党魁經眼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49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一部酒文化的概略史
也是一位終生以學問為伍的資深學儒
以酒治學、交友、遊天下
最終將其所經眼的一切著錄流傳的酒人傳記

此學儒如何體會酒中三昧,進而愛酒成癡呢?他可自組「酒党」,建構「主義」、「憲法」,創製「党旗」、寫作「党歌」,從而身體力行,五湖四海,糾結同好,召募党徒。此党看似為党,所涉及卻無一為社會國家之大事,亦未涵蘊令人省思之哲理與微言大義,僅僅是海峽兩岸一群以酒為「人間愉快」的藝文人士與上庠學者之生活樣貌而已。然而如今世道,單純企求與執著於「人間愉快」又豈是易事?因此,似乎更教人欣賞這股睥睨杯勺長達四十年的純粹與豪情。
本書共分四編。甲編〈酒党旨趣〉,用以彰顯酒党之宗旨與從中所散發之種種興會。乙編〈酒党紀事〉記敘酒党飲宴之重要事跡,並以酒杯之後的吟詠之聲作為當下感懷之日記,讓讀者可從酒樽之後一窺學儒長年在學問中跋涉萬里的長征史。而本書最具意義與價值的,應屬丙編〈酒党群彥小記〉,學儒不只寫自己,更好觀察其酒党俊彥,而此群彥皆為各領域翹楚,即便所記之事皆為宴飲流光,卻也因此在觥籌交錯中探得每個人生動活躍的真性情,猶如一部以特寫近景所攝下的群英傳。最後的丁編〈書寫党魁〉,則透過「党員」之筆,為學儒一生為學術、藝文所做出的貢獻作一分析與評傳。
這或許只是一位學儒用酒杯走出的生命史,但似也是一部實踐「人間愉快」的導引指南,使我們知道如何擔荷、化解、包容與觀賞這個大千世界,最後成為一個願意放開心胸、心無偏見、盡情享受人生的人。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陳序
  • 自序
    • 引言
    • 壹、「酒党党魁」的背景因素
      • 一、第七屆青年反共聯盟代表
      • 二、對讀書人風調的惆悵
    • 貳、「酒党党魁」盛名之累
      • 一、國科會「傑出著作獎」
      • 二、中研院院士選舉
    • 叁、「天生異稟」之逸聞
    • 肆、本書內容旨趣
      • 一、酒党旨趣
      • 二、酒党紀事
    • 後記
  • 甲編、酒党旨趣
    • 壹、酒党旨趣縱橫
    • 貳、酒党宗旨:「人間愉快」
      • 一、不愉快的原因
      • 二、人間處處開心眼
      • 三、四種能力
      • 餘言
    • 叁、酒党新語
    • 肆、酒話
    • 伍、党歌小記
    • 陸、酒話聯翩說禮俗
      • 前言:中國酒之小史
      • 一、飲酒四部曲——拜、祭、啐、卒爵
      • 二、歌舞助興
      • 三、酒吏與酒令
      • 四、曲水流觴
      • 五、浮以大白
      • 六、勸杯強飲
      • 七、妓女侑酒
      • 八、飲酒結社
      • 餘言
  • 乙編、酒党紀事
    • 壹、酒党党事紀要
      • 一、杯酒酣飲
      • 二、珊瑚潭情懷
      • 三、安雅堡情懷
      • 四、傅媽媽
      • 五、慕尼黑的「呼喝啤酒屋」
      • 六、川湘載酒行
      • 七、恆春農場之夜
      • 八、一幅別開生面的書法
      • 九、歌聲滿山谷 路國增
      • 十、酒党党魁.跌破眼鏡 張佛千
      • 十一、酒逢知己
      • 十二、洛陽橋之夜
      • 十三、魯爾之月
      • 十四、四十塊錢的故事
      • 十五、通宵達旦祭軒轅
      • 十六、漢江晚眺
      • 十七、北歐行腳
      • 十八、沱牌大麯
      • 十九、悠遊酒重天
      • 二十、古墓藏佳釀
      • 廿一、兩罈具有兩千兩百九十年歷史的美酒
      • 廿二、過年喝的酒
    • 貳、酒党飲酒日記錄要
      • 一九九六年十月
      • 二○○一年八月
      • 二○○四年九月
      • 二○一三年九月
      • 二○一三年十二月
      • 二○一四年一月
      • 二○一四年三月
      • 二○一四年七月
      • 二○一四年八月
      • 二○一四年九月
      • 二○一五年五月
      • 二○一五年九月
      • 二○一五年十月
      • 二○一六年三月
      • 二○一六年四月
      • 二○一九年二月
      • 二○一九年七月
      • 二○一九年九月
      • 二○一九年十二月
      • 二○二○年四月
      • 二○二一年四月
  • 丙編、酒党群彥小記
    • 壹、感恩師門、受惠長輩
      • 一、感恩師門
      • 二、受惠長輩
    • 貳、天涯若比鄰
      • 一、國際友人
      • 二、大陸同道
      • 三、香港友人
    • 叁、學術為業,藝文游心
      • 一、學術界
      • 二、藝文界
      • 三、崑劇界
      • 四、京劇界
      • 五、豫劇界
      • 六、民間藝術工作者
      • 七、醫學界
    • 肆、飛揚跋扈酒杯中
      • 1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同仁
      • 2 仇鼎財
      • 3 文幸福
      • 4 毛治國、張學勞、賴瑟珍、鍾福松、曾國基
      • 5 朱小瑄
      • 6 江武昌
      • 7 牟宗燦校長及世新大學諸同仁
      • 8 吳榮順
      • 9 吳璵
      • 10 呂錘寬
      • 11 李天任
      • 12 李善馨
      • 13 李隆獻
      • 14 李豐楙
      • 15 汪中
      • 16 汪志勇
      • 17 沈毅
      • 18 周學武
      • 19 林明德、賴芳伶
      • 20 林清財
      • 21 林暉
      • 22 邱坤良
      • 23 邱建發
      • 24 柯基良、方芷絮、林秋芳、陳永模
      • 25 洪孟啟
      • 26 洪泰雄
      • 27 洪國樑
      • 28 洪惟助
      • 29 茅增榮
      • 30 孫大川
      • 31 徐富昌
      • 32 徐瀛洲、朱鍾宏、麥寬成、邱弘茂
      • 33 翁政義、廖美玉
      • 34 張志銘
      • 35 梁錦興
      • 36 章景明
      • 37 莊文達、劉塞雲
      • 38 莊伯和、張瓊慧
      • 39 許牧民
      • 40 許進雄
      • 41 陳政義
      • 42 陳益源
      • 43 陳新雄
      • 44 陳德新
      • 45 陳錫勇
      • 46 曾子良
      • 47 曾乾一
      • 48 曾德仁、黃博明
      • 49 游若萩
      • 50 黃光男
      • 51 黃啟方
      • 52 楊榮川
      • 53 詹惠登、牛川海
      • 54 齊益壽
      • 55 劉元立
      • 56 劉萬航
      • 57 蔡麗華、周理俐、李乾朗、吳騰達
      • 58 蔣震
      • 59 賴德和、葉青青
      • 60 戲曲學院張瑞濱、劉晉立、張文美、王學彥、梁月孆
      • 61 薛平南
      • 62 竇松林
    • 伍、桃李春風
      • 1 王安祈
      • 2 王瓊玲
      • 3 白玉光、丁肇琴、王麗嘉、劉玉芝、林恆雄、皮晟、詹金娘
      • 4 朱芳慧
      • 5 吳佩熏
      • 6 李惠綿
      • 7 沈冬
      • 8 林鶴宜
      • 9 侯淑娟、羅麗容、沈惠如
      • 10 施德玉
      • 11 洪淑苓
      • 12 郝譽翔
      • 13 高美華、陳貞吟、陳玟惠
      • 14 張育華
      • 15 張谷良
      • 16 郭娟玉、林曉英、康尹貞
      • 17 陳芳
      • 18 陳芳英
      • 19 鹿憶鹿
      • 20 游素凰、楊淑娟、林麗玉、林惠美、竹碧華、許美玲、吳大衛、施秀芬、黃慧玲
      • 21 程育君、諶湛、洪素貞、臧汀生
      • 22 楊馥菱、謝俐瑩
      • 23 蔡欣欣
      • 24 蕭君玲、李國俊、劉南芳、廖藤葉、林立仁、鄭黛瓊
      • 25 蕭麗華
    • 六、至親同伴
      • 1 曾氏党魁至親
      • 2 我妻陳媛
      • 3 媛的至親
  • 丁編、書寫党魁
    • 壹、党魁自傳
      • 一、家世背景與童年生活
      • 二、我鄉烏山頭珊瑚潭
      • 三、新營初中小記
      • 四、臺南一中生活及同學情誼
      • 五、臺大中文系之大學生活
      • 六、馬祖南竿少尉排長
      • 七、臺大中研所歲月
      • 八、一九七一年留系任教,二○○四年轉世新
      • 九、從事臺灣民俗技藝維護與弘揚
      • 十、哈佛燕京社一年(一九七九年六月至一九八○年六月)
      • 十一、安雅堡密大一年(一九八二年七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
    • 貳、酒党党魁外傳 洪國樑
    • 叁、《參軍戲與元雜劇》對聯 張敬
    • 肆、為《參軍戲與元雜劇》嵌名詩 王叔岷
    • 伍、明月正如霜:記和臺灣學者曾永義交往的點滴 黃天驥
    • 陸、祖母的回憶
    • 柒、牽手五十年
    • 捌、杖椅而行的背影
    • 玖、父母親的絲瓜棚
    • 拾、平凡的父母親
    • 拾壹、直到午夜歲除
    • 拾貳、《一位陽春教授的生活》自序
  • 《酒党党魁經眼錄》藏書票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