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穴解痛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6837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世界名醫獎得主、針灸名家首度重磅出書★
教學行醫30年,臨床治療超過50萬人次
鑽研穴位療法不藏私精華大公開
【專治50個症狀】--50個對症穴位x45個對症茶飲
從研究病機入手,深入淺出聊經絡、腧穴

【不吃西藥就能改善症狀?】─一穴多治,精選50穴!
針對常見的感冒、頭痛、咳嗽、失眠、牙痛、肩頸痠痛、便祕、腰痛等超過50個常見症狀和急症,按照科別,如骨骼疾病、肝膽腸胃系統、呼吸系統、婦科疾病、腎泌尿系統、眼科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口腔疾病、精神情緒、及其他疑難雜症等做分類,只要按對穴位,這些小病小痛就能立即緩解。
◆感冒咽喉痛→按按魚際穴(位於第一掌骨中點的橈側赤白肉際處)
◆落枕→按按後谿穴(手握拳後,感情線橫紋的盡頭處即是)
◆低頭族肌肉僵硬→揉揉肩井穴(肩上,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鼻塞→輕按迎香穴(鼻翼外緣,與法令紋的交叉處)

【救命十總穴,一按見效】
人體穴位共有共409個,古代歷代針灸學家透過診治經驗累積,發現十個治病時立即有效的特效針灸穴,意指「十」個可以用來「總」治全身上下症狀的「穴」道,十總穴例如:
◆合谷穴:治療牙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鼻部鼻塞、慢性鼻竇炎、頭痛、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痺(◆取穴:大拇指和食指併攏,其肌肉突起最高處為本穴。)
◆足三里穴:治療腹脹氣、胃痛、便祕、祛濕(◆取穴: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
◆委中穴:治療急性腰扭傷(◆取穴:膝蓋後方膕橫紋的中點上。)

【辨別九大體質,是對治關鍵】
探究病因、病機前,需先辨別體質,針對不一樣的體質,實施客製化的醫療。
◆一、氣虛質:補氣的穴位最常選用的就是「百會穴」和「足三里穴」。
◆二、陽虛質:補陽的穴位最常使用的就是「腎俞穴」和「百會穴」。
◆三、陰虛質:滋陰的穴位,最推薦「三陰交穴」和「復溜穴」。
◆四、痰濕質:較常使用「豐隆穴」和「陰陵泉穴」來祛痰濕。
◆五、濕熱質:濕熱質可以使用「曲池穴」和「上巨虛穴」來改善。
◆六、血瘀質:活血化瘀的穴位首推「血海穴」和「內關穴」。
◆七、氣鬱質:穴位按摩方面,合谷和太衝是改善氣鬱質的好幫手。
◆八、特稟質:容易有體質過敏或是遺傳性疾病的患者,可選用「合谷穴」以及「血海穴」來改善。
◆九、平和質:選用最基本的「足三里穴」和「合谷穴」來保養。

【45道對症漢方茶飲,養生延年】
◆養筋壯骨的杜仲續斷茶
急性的腰部扭拉傷需就醫治療,若扭傷過了急性期,而進入恢復期或是容易反覆受傷時,則可以飲用杜仲續斷茶來調養,杜仲、續斷和牛膝都是對腰背很好的養筋壯骨藥物。
◆善於利濕的黑豆茶
濕邪所造成的小腿抽筋,適合用黑豆茶來處理這類問題。且黑豆本身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防止衰老,對於女性來說,還兼具有養顏美容的功效呢!
◆快速減緩腹脹的山楂茶
山楂具有很強的消食、健胃、行氣的效果,若是突然吃了一頓大魚大肉或是自助餐吃到飽後腹脹難受,就可以馬上吃個山楂餅緩解。

【上班精神壓力大,這樣做可改善】
精神壓力大,面對各種精神亞健康症狀,也有簡單對應的緩解之道。
◆失眠—神門穴X柏子仁茶
可以按壓神門穴,以及沖泡改善失眠可以選用柏子仁茶,再加入桂圓和酸棗仁則能增加療效。
◆憂鬱症—太衝穴X神門穴X薄荷菊花茶
肝經的太衝穴,便是疏肝理氣效果不錯的穴位,當然,臨床也能配合心經的神門穴,或鎮靜安神的印堂穴,來加強按摩的療效。搭配薄荷或是菊花茶,都有肝氣調達的效果!

【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很多穴位的治療,都和病灶處有一段距離,好比「媽媽手」為何不按壓局部疼痛的穴位就好,而是選擇手三里穴來處理呢?這就要提到中醫「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理論了。人的十二條正經都有其特殊的循行方向,就像公路系統一樣,通往人體的各處。所謂「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意思,就是該條經絡的穴位,可治療此經絡所有通過之處,例如大腸經從食指出發,上行到手腕、手肘,再到下排牙齒,最後到鼻孔,所以,手三里穴可以治療許多問題,包含手腕、手肘的疼痛,甚至是牙齒的毛病,都可選用到這個穴位。

【經穴合用,效果無窮】
每個穴位都有它的特性,若能經穴合用,或許能發揮更大效果,例如中醫所謂的肝,多半是指情緒緊張和自律神經的調控系統,過度的交感亢奮可能會產生頭痛、緊張、眩暈、失眠等症狀,一般稱為「肝陽上亢」,這時候一樣可以選用內關穴搭配肝經穴位來進行治療,就能發揮它最大效用。

【名醫不藏私,實證案例分享】
作者結合30年來中醫看診心得,超過50萬個患者實例,提供絕對可以對症改善、最有效的經絡或穴位理療法,及其他互通的穴位,並與讀者一同解決頑疾的關鍵良方全公開!

專業推薦
沈邑穎《經絡解密》作者
邱泰源立法委員、台大醫學院教授
高文音節目主持人
陳旺全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講座教授
黃怡超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劉伯恩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 推薦序 — 歷史巨擘 華佗再世
  • 自序 — 針灸是我承先啟後、責無旁貸的使命
  • 壹、基礎知識篇 了解取穴定位、對治手法,才能事半功倍
    • 人體自有大藥:經絡和腧穴
      • 什麼是經絡?
      • 什麼是腧穴?
      • 經絡穴位是人體治病良藥
      • 簡易取穴定位法
    • 居家三大對治手法,一學就會
      • 徒手按摩的祕訣
      • 艾灸的功能與療效
      • 現代刮痧,效果既快又好
      • 刮痧的手法和輔具
      • 刮痧Q&A
  • 貳、對症應用篇 一症一穴,輔以「經之所過,病之所治」,一加一大於二
    • 【骨骼肌肉疾病】
      • 一、急性腰扭傷:委中穴
      • 二、小腿抽筋:承山穴
      • 三、媽媽手:手三里穴
      • 四、落枕:後谿穴
      • 五、腳踝扭傷:陽陵泉穴
      • 六、脅肋痛:支溝穴
      • 七、肩頸痠痛:肩井穴
      • 八、腰背保健穴:腎俞穴
      • 九、足跟痛:照海穴
      • 十、膏肓痛:膏肓俞穴
    • 【肝膽腸胃系統疾病】
      • 一、腹脹氣:足三里穴
      • 二、打嗝:內關穴
      • 三、胃痛:中脘穴
      • 四、便祕:上巨虛穴
      • 五、膽絞痛:膽囊穴
      • 六、胃食道逆流:陷谷穴
    • 【呼吸系統疾病】
      • 一、感冒咽喉痛:魚際穴
      • 二、氣喘:肺俞穴
      • 三、鼻塞:迎香穴
      • 四、咽喉乾痛:復溜穴
      • 五、咳嗽:列缺穴
    • 【兒科疾病】
      • 一、長高的祕訣:湧泉穴
      • 二、扁桃腺炎:少商穴
      • 三、小兒尿床:腎俞穴
    • 【婦科疾病】
      • 一、痛經:血海穴
      • 二、婦人帶下:帶脈穴
      • 三、更年期症候群:三陰交穴
      • 四、不孕症:八髎穴
    • 【腎泌尿系統疾病】
      • 一、解毒要穴:築賓穴
      • 二、夜間頻尿:氣海穴
      • 三、泌尿道感染:行間穴
    • 【眼科疾病】
      • 一、迎風流淚:攢竹穴
      • 二、眼睛痠澀:瞳子髎穴
    • 【心血管疾病】
      • 一、心悸:內關穴
      • 二、高血壓:太衝穴
    • 【口腔疾病】
      • 一、牙痛:合谷穴
      • 二、口瘡:內庭穴
    • 【精神與情緒疾病】
      • 一、失眠:神門穴
      • 二、鎮靜安神:印堂穴
      • 三、憂鬱症:太衝穴
      • 四、躁鬱症:靈道穴
    • 【其他疾病】
      • 一、諸陽之會:百會穴
      • 二、利濕要穴:陰陵泉穴
      • 三、痔瘡:承山穴
      • 四、除「痰」要穴:豐隆穴
      • 五、頭暈:翳風穴
      • 六、預防失智:四神聰穴
      • 七、胸悶:膻中穴
      • 八、顳側偏頭痛:外關穴
      • 九、膚質保養:曲池穴
  • 叁、體質辨證篇 針對不一樣的體質,實施客製化的醫療
    • 探究病因、病機前須先辨別體質
      • 辨別九大體質,是對治關鍵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