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個亟望在激烈競爭下生存的企業,最大的夢魘之一,就是員工的消極與被動的不合作。而化消極為上進、轉被動為自動,正是身處上位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
由於多數人具有抗拒外力催逼的天性,因此人力自動化的竅門即在「不知不覺」。管理者必須秉持「無為而治」的原則,以「敬」、「信」員工的態度,使其感受到身為人的尊嚴,如此員工定能「自動自發」。書中更進一步提供十六心法及三大步驟,讓深受員工怠惰之苦的管理者有實際依循的方向。
本書作者在中國傳統的儒、道經典中,以獨到的眼光,挖掘出足以為今日所用的員工管理方式,期能讓管理者以最輕鬆的方式,達到「人力自動化」的最佳效果。
由於多數人具有抗拒外力催逼的天性,因此人力自動化的竅門即在「不知不覺」。管理者必須秉持「無為而治」的原則,以「敬」、「信」員工的態度,使其感受到身為人的尊嚴,如此員工定能「自動自發」。書中更進一步提供十六心法及三大步驟,讓深受員工怠惰之苦的管理者有實際依循的方向。
本書作者在中國傳統的儒、道經典中,以獨到的眼光,挖掘出足以為今日所用的員工管理方式,期能讓管理者以最輕鬆的方式,達到「人力自動化」的最佳效果。
-
chapter 1 中國人普遍不喜歡被管
-
一 管理的涵義
-
二 中國人對管理的心態
-
三 下對上不要順是我們的制衡力
-
四 部屬的人格可分為四級
-
五 主管的氣度可分成四等
-
六 主管部屬要主敬不主恩
-
-
chapter 2 中國人最喜歡自動自主
-
一 人對自己的決定最願意順從
-
二 有意志的順從才是服從
-
三 自動服從是發揮組織力的主因
-
四 能夠自主的自動最合乎人性
-
五 人能自省自反因而自覺自主
-
六 中國人因自覺所以自動自主
-
-
chapter 3 真正自動其實並不存在
-
一 自動化是工業革命以後自然的持續和延伸
-
二 各個部門都應該自動化
-
三 管理工作自身也應該自動化
-
四 所謂自動其實都不是真正自動
-
五 物的自動表現在人的無意識性
-
六 人的自動必須居於他的有意識性
-
-
chapter 4 要善於感應讓他人自動
-
一 有意識的自動行為從無意識中產生
-
二 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感應力
-
三 中國人最善於感應讓他人自動
-
四 不施加任何壓力對方才會自動
-
五 用感應來啟發乃是最有效的途徑
-
六 管理者應切實遵守的感應定律
-
-
chapter 5 人力自動化即無為而治
-
一 無為而治並非什麼都不做
-
二 管理除了重「有」,還要重「無」
-
三 有生於無所以無為而無不為
-
四 從無發有即是自動自發
-
五 自動自發經過自擇就能合乎規範
-
六 習慣成自然可發展為自律的自動
-
-
chapter 6 無為無不為要做到無為
-
一 無為無不為不是表面上不做
-
二 無為而成要以誠為中心
-
三 誠能致曲產生良好的感應
-
四 基本條件在於安人
-
五 安和樂利才能自動
-
六 自動而能安和無為即能無不為
-
-
chapter 7 人力自動化的十六心法
-
一 自動化管理從心理建設著手
-
二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
三 由小信著手,不可由不信開始
-
四 唯精唯一,從信任中考驗同仁
-
五 考驗的目的在於善任
-
六 允厥執中,即是適才適用
-
-
chapter 8 人力自動化的基本要件
-
一 信他、敬他,還要安他
-
二 安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三 安他才能安己,修己才能安人
-
四 修己安人有賴於管理制度化
-
五 各項制度必須互相配合
-
六 安人就是管理合理化
-
-
chapter 9 人力自動化的三大步驟
-
一 第一步:敬他、安他
-
二 關心他就能讓他自動
-
三 第二步:再次敬他
-
四 促動無效就要先反省自己
-
五 第三步:用規矩來約束他
-
六 翻臉無情不可頻頻為之
-
-
chapter 10 人力自動化的自發活動
-
一 確立三個階層不同的理念
-
二 基層多技術性,一切盡可能說清楚
-
三 中階層重管理力,求物力、財力、時間的合理化
-
四 高階層重經營,首先就要安人
-
五 上要深藏不露,下忌功高震主
-
六 從心所欲不踰矩,上下皆大歡喜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