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域外魯迅研究視域,最為人所矚目的是日本魯迅研究,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本書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探討百年來的日本魯迅研究,可以在我們想像不到的域外闡釋和一時難以接受的觀點中,看到其中複雜地反映著生活在現代日本現實中的日本知識分子的思想和感情,能夠加深中日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好。對於魯迅研究界來說,百年日本魯迅研究不但可以提供異域不同價值觀的參照係數,還可以看到魯迅文學及其精神在東亞產生了怎樣重大的影響,這無疑對認識魯迅精神的世界性、對中華文化精神的弘揚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書是中日兩國間的第一部“日本魯迅研究史”。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目录
-
导言 百年日本鲁迅研究
-
一 何以百年?
-
二 “近代化”语境与鲁迅意义的“发现”
-
三 研究路径的拓展与创新
-
-
第一章 五四前后日本人对鲁迅的认知
-
第一节 五四之前:早于中国的鲁迅发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青木正儿与《支那学》
-
第三节 《北京周报》与丸山昏迷、清水安三
-
-
第二章 历史转折中日本文坛对鲁迅的接受
-
第一节 从“旧文人”到“文坛泰斗”
-
第二节 佐藤春夫与鲁迅
-
第三节 增田涉与拜访鲁迅的作家
-
第四节 欣慰的纪念
-
-
第三章 战争语境与“竹内鲁迅”的诞生
-
第一节 竹内好的学术发轫
-
第二节 《鲁迅》的写作
-
第三节 “回心”与挣扎
-
第四节 文学与政治
-
-
第四章 日本战败与“竹内鲁迅”的发展
-
第一节 《鲁迅入门》中的“失败”哲学
-
第二节 竹内好的鲁迅作品解读
-
第三节 “回心”学说的理论化
-
-
第五章 “竹内鲁迅”凭借鲁迅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批判“优等生”文化
-
第二节 “安保运动”中的“竹内鲁迅”
-
第三节 “鲁迅的毒性强烈”
-
-
第六章 20世纪60年代:“丸山鲁迅”的生成
-
第一节 作为言说策略的“实证”
-
第二节 鲁迅的革命理想及其“挫折”
-
第三节 革命之于鲁迅的“复活”
-
第四节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的革命文学观
-
-
第七章 丸山昇的“革命人”鲁迅像
-
第一节 何谓“革命人”
-
第二节 “革命人”鲁迅像的学术意义
-
-
第八章 伊藤虎丸的“终末论”鲁迅观
-
第一节 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契机
-
第二节 鲁迅早期思想与“终末论”自觉
-
第三节 “终末论”意义上的“个”
-
第四节 “个”的思想之异质性
-
-
第九章 “两次回心”与“伊藤鲁迅”
-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两次回心”
-
第二节 “伊藤鲁迅”的民族主义论
-
第三节 “伊藤鲁迅”的启蒙论
-
-
第十章 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新岛淳良与鲁迅的镜像关系
-
第二节 面对鲁迅的姿态
-
第三节 “日本阿Q”的成立
-
第四节 鲁迅的乌托邦,新岛的乌托邦
-
第五节 新岛淳良与《1Q84》
-
-
第十一章 鲁迅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
第一节 北冈正子的鲁迅日本留学经历研究
-
第二节 北冈正子的《摩罗诗力说材源考》
-
第三节 桧山久雄:夏目漱石与鲁迅的“平行比较”
-
第四节 今村与志雄的“传统”与“现实”视角
-
第五节 竹内实的历史细节研究
-
第六节 片山智行的“现实主义”
-
-
第十二章 解读鲁迅文学的新探索
-
第一节 木山英雄的生命哲学解读
-
第二节 山田敬三的文学谱系解读
-
第三节 吉田富夫的隐蔽叙事解读
-
第四节 代田智明的现代性与叙事学解读
-
-
第十三章 丸尾常喜:呈现鲁迅文学的“耻辱”意识
-
第一节 从“耻辱”启程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从“耻辱”中“恢复”
-
第三节 民俗中的“鬼”与“耻辱”的关系
-
-
第十四章 世纪之交:藤井省三的鲁迅言说
-
第一节 以“中间项”为媒介的研究
-
第二节 “藤井鲁迅”的文学时空建构
-
第三节 “当代”视野中的鲁迅文学
-
-
终章 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成果斐然的“鲁迅像”时期
-
第二节 从“姿态”焦虑到“体验”意识
-
第三节 鲁迅研究的“大时代”
-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人研究鲁迅专著中译本
- 附录2 日本研究鲁迅专著日文目录
- 附录3 日本翻译鲁迅著作日文目录
- 附录4 日本翻译中国鲁迅研究著作日文目录
- 后记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4694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