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養生要從五臟六腑開始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3130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養生要從五臟六腑開始
快速了解五臟六腑的養生大法
五臟:心、肝、脾、肺、腎。
五大系統之間透過經脈的絡屬溝通和氣血的相互聯繫。五臟功能的諧調共濟,相互為用,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養生密碼。
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臟與腑之間的相互關係是臟腑陰陽表裡配合關係。臟屬陰,腑屬陽;臟為裡,腑為表。一臟一腑,一陰一陽,一裡一表,相互配合。
心系統:包括心、小腸、脈、舌、面。
肝系統:包括肝、膽、筋、目、爪。
脾系統:包括脾、胃、肉、口、唇。
肺系統:包括肺、大腸、皮、鼻、毛。
腎系統:包括腎、膀胱、骨、耳、二陰、髮。

本書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詳細分析了不同臟腑器官的致病因素、預防對策及養護方法,讓您能夠輕鬆掌握調養臟腑的技巧,以便更好地養護身體,實現健康長壽的願望。

本書是一本居家必備的養生指導用書。

本書特色

全面探索五臟六腑運行的奧秘,瞭解五臟六腑之需求,找到臟腑養生的方法,對人體健康意義重大。
  • 第一章 養生,從養護五臟六腑開始
    • 一、認識中醫的臟腑理論
    • 二、明確五臟六腑的關係
    • 三、氣血充盈,臟腑才能調和
    • 四、五臟六腑離不開津液的滋養
    • 五、陰陽平衡,才能氣血暢達
    • 六、滋養五臟六腑,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 七、應時應季,注意預防「六邪」
    • 八、經絡是聯繫臟腑的「總調度師」
    • 九、揭開五色五味滋養五臟的健康密碼
    • 十、「七情」互通,恬淡人生最養生
  • 第二章 心是身體之「君主」,養心就是養命
    • 一、心通調血液,讓全身的血液充盈
    • 二、養心不能錯過夏季
    • 三、心喜苦,夏季養心宜苦味
    • 四、心喜紅,紅色食物最養心
    • 五、身體動起來,心病不來找
    • 六、簡單實用的養心妙招
    • 七、午時小憩,是對心最好的關照
    • 八、調節情緒,才能避免傷身
    • 九、心火分虛實,對證調理才有效
    • 十、心氣不足,要學會慢養生
    • 十一、內關穴:治療心臟疾病的要穴
    • 十二、駐容養顏從心開始
  • 第三章 小腸,分配營養的「巧廚娘」
    • 一、小腸為受盛之官
    • 二、以肉食為主,讓小腸不堪重負
    • 三、溫養肚臍不生病
    • 四、消除黃褐斑,從養護小腸開始
    • 五、「小腸經的穴位是最好的「按摩師」
  • 第四章 肝為身體之「將軍」,肝好則身體棒
    • 一、肝為「將軍之官」,藏血疏泄都靠它
    • 二、從身體窺探肝的健康狀態
    • 三、春季養肝,以食為先
    • 三、三款春季養肝粥
    • 五、適量飲酒可舒暢肝氣
    • 六、養肝護目,每天一杯菊花茶
    • 七、丑時深睡,養肝又排毒
    • 八、辦公室簡易養肝健身法
    • 九、增加握力,積蓄肝氣
    • 十、常揉「地筋」,對肝臟有益
    • 十一、迅速「澆滅」肝火有妙招
  • 第五章 膽是抵禦外邪的屏障
    • 一、膽為中精之府
    • 二、膽主決斷,臟腑皆取於膽
    • 三、養膽之道在飲食
    • 四、子時前入眠,對養膽有益
    • 五、敲膽經,促消化,旺氣血
  • 第六章 脾是後天之本,脾氣足則有朝氣
    • 一、脾為後天之本
    • 二、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 三、身體會「說話」,脾病早知道
    • 四、飲食有節,脾胃自安
    • 五、養脾祛濕,長夏需食補
    • 六、補脾的七種食物
    • 七、應對脾虛的食療方
    • 八、思傷脾,思慮過度是養脾大忌
    • 九、簡單有效的健脾良方
    • 十、減肥從調理脾臟開始
  • 第七章 胃,儲存養分的「糧倉」
    • 一、胃主受納,是人體營養供應的主角
    • 二、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強則五臟六腑盛
    • 三、脾胃和,健康才會常在
    • 四、健康好胃全靠養
    • 五、辰時吃早餐,可以養胃氣
    • 六、小米粥是開胃的「功臣」
    • 七、按摩腹部,減肥、養胃兩不誤
    • 八、胃火有虛實,分清症狀再清火
    • 九、胃寒痛,喝杯紅糖薑水
    • 十、活動腳趾,趕走老胃病
    • 十一、笑,養胃的天然良藥
  • 第八章 肺是身體之「宰相」,養好肺則氣血旺
    • 一、肺氣之衰旺,關乎壽命之長短
    • 二、秋季養肺正當時
    • 三、白色食物宜養肺
    • 四、清除肺火的食療方
    • 五、悲傷肺,養肺還需笑口常開
    • 六、肺經當令,寅時要深睡
    • 七、養肺氣,需常練下蹲功
    • 八、按摩鼻子,可以潤肺
    • 九、簡單實用的穴位按摩止咳法
  • 第九章 大腸,清除體內垃圾的「健康衛士」
    • 一、大腸為傳導之官
    • 二、看大便知健康
    • 三、保持腸道活力的好習慣
    • 四、卯時排便,順應大腸工作的節奏
    • 五、常給腸子洗洗澡
    • 六、每天拍拍大腸經,內外舒暢兩手輕
    • 七、輕鬆解決老年人便秘的按摩良方
  • 第十章 腎為先天之本,養腎就是養命
    • 一、養腎是一生的必修課,需時時保養
    • 二、腎虛的八種信號
    • 三、藏陽氣保精氣,養腎不可錯過冬季
    • 四、腎喜黑色,每天來點黑色食物
    • 五、燒旺「命門之火」,人體就不會畏寒畏冷
    • 六、腎虛不可亂補,要分清陰虛還是陽虛
    • 七、養腎排毒,從生活細節做起
    • 八、節慾保精,房事養生的奧秘
    • 九、「恐」傷腎,以思克之
    • 十、經常按摩三大特效穴,濡養生命之根
    • 十一、捏捏耳朵,健腎很輕鬆
    • 十二、足上湧泉穴,常按可健腎
  • 第十一章 膀胱,化氣行水的「水官」
    • 一、膀胱開合有度,廢液才能順利排出
    • 二、觀察尿液知健康
    • 三、定時排尿,益養膀胱
    • 四、保護膀胱,需常按摩膀胱經
    • 五、預防尿失禁的運動處方
  • 第十二章 三焦,氣血精津的「調節師」
    • 一、三焦,元氣和水液的通道
    • 二、亥時三焦當令,宜房事
    • 三、調理三焦,可改善內分泌失調
    • 四、疏通三焦,氣血暢通
    • 五、按摩陽池穴,手腳不再冰冷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