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倫理學與教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983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教育工作者必讀!二十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大師經典著作

在這實用功效至上的年代,我們該如何重溫教育的本質?
知識,曾是人類理解經驗的複雜方式
學習,更是你我培育寬廣視野的途徑
唯有找到教育的內在價值,才能跳脫工具性思考、厚實人生價值。

凡接觸過教育學門,必定讀過皮德思,他是奠基二十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基礎的知名功臣。皮德思在1960年代運用概念分析方法賦予了教育哲學新生,替芸芸學子們指引了一條更為深遠、更能持續追求的學習途徑,引領時代風騷。其著作《倫理學與教育》是教育學經典文本,不但廣為流傳,書中提出的教育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更被奉為圭臬至今。
《倫理學與教育》一書涵蓋三大部份: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與社會控制;共十一章,自教育的最根基開始,細述其規準、理論,談論學生應在何種性質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教師與學生間權威與服從的關係,此外,他強調學校應當做為民主的機構、體現民主的價值,更將抽象的哲學精神帶入教育現場,對後世教育界的架構和精神皆有深遠的影響。
培養有意願且對具公共事務知識的下一代至關重要,皮德思在工商社會以專業至上、逐漸失落舊有教育精神之時,將二千年來西方博雅教育的傳統,帶入民主化的氛圍中,體現了它的現代價值。

延伸閱讀:
《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約翰・I・古德拉
《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喬治‧科奧茲
《經驗與教育》,約翰‧杜威
  • 譯序
  • 導讀
    • 壹、緒論
    • 貳、皮德思其人學術事功
    • 參、皮德思教育學說的時代背景
    • 肆、皮德思教育的概念
    • 伍、教育、倫理之證成——先驗式論證
    • 陸、教育與社會控制——權威、懲罰與民主
    • 結語
    • 參考書目
    • 附錄 皮德思年表及學術事功
    • 註釋
  • 自序
  • 導言
  • 第一篇 「教育」的概念
    • 第一章 教育的規準
    • 第二章 教育即引領入門
    • 第一篇附錄 「教育」之概念應用於當代英國之學制
  • 第二篇 教育的倫理學基礎
    • 第三章 古典證成理論
    • 第四章 平等
    • 第五章 合價值性活動
    • 第六章 益趣的考量
    • 第七章 自由
    • 第八章 尊重人、博愛與人的概念
  • 第三篇 教育與社會控制
    • 第九章 權威與教育
    • 第十章 懲罰與紀律
    • 第十一章 民主與教育
  • 人名索引
  • 主題索引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