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教育工作者必讀!二十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大師經典著作
在這實用功效至上的年代,我們該如何重溫教育的本質?
知識,曾是人類理解經驗的複雜方式
學習,更是你我培育寬廣視野的途徑
唯有找到教育的內在價值,才能跳脫工具性思考、厚實人生價值。
凡接觸過教育學門,必定讀過皮德思,他是奠基二十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基礎的知名功臣。皮德思在1960年代運用概念分析方法賦予了教育哲學新生,替芸芸學子們指引了一條更為深遠、更能持續追求的學習途徑,引領時代風騷。其著作《倫理學與教育》是教育學經典文本,不但廣為流傳,書中提出的教育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更被奉為圭臬至今。
《倫理學與教育》一書涵蓋三大部份: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與社會控制;共十一章,自教育的最根基開始,細述其規準、理論,談論學生應在何種性質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教師與學生間權威與服從的關係,此外,他強調學校應當做為民主的機構、體現民主的價值,更將抽象的哲學精神帶入教育現場,對後世教育界的架構和精神皆有深遠的影響。
培養有意願且對具公共事務知識的下一代至關重要,皮德思在工商社會以專業至上、逐漸失落舊有教育精神之時,將二千年來西方博雅教育的傳統,帶入民主化的氛圍中,體現了它的現代價值。
延伸閱讀:
《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約翰・I・古德拉
《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喬治‧科奧茲
《經驗與教育》,約翰‧杜威
在這實用功效至上的年代,我們該如何重溫教育的本質?
知識,曾是人類理解經驗的複雜方式
學習,更是你我培育寬廣視野的途徑
唯有找到教育的內在價值,才能跳脫工具性思考、厚實人生價值。
凡接觸過教育學門,必定讀過皮德思,他是奠基二十世紀英國教育哲學基礎的知名功臣。皮德思在1960年代運用概念分析方法賦予了教育哲學新生,替芸芸學子們指引了一條更為深遠、更能持續追求的學習途徑,引領時代風騷。其著作《倫理學與教育》是教育學經典文本,不但廣為流傳,書中提出的教育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更被奉為圭臬至今。
《倫理學與教育》一書涵蓋三大部份: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與社會控制;共十一章,自教育的最根基開始,細述其規準、理論,談論學生應在何種性質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教師與學生間權威與服從的關係,此外,他強調學校應當做為民主的機構、體現民主的價值,更將抽象的哲學精神帶入教育現場,對後世教育界的架構和精神皆有深遠的影響。
培養有意願且對具公共事務知識的下一代至關重要,皮德思在工商社會以專業至上、逐漸失落舊有教育精神之時,將二千年來西方博雅教育的傳統,帶入民主化的氛圍中,體現了它的現代價值。
延伸閱讀:
《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約翰・I・古德拉
《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喬治‧科奧茲
《經驗與教育》,約翰‧杜威
- 譯序
-
導讀
-
壹、緒論
-
貳、皮德思其人學術事功
-
參、皮德思教育學說的時代背景
-
肆、皮德思教育的概念
-
伍、教育、倫理之證成——先驗式論證
-
陸、教育與社會控制——權威、懲罰與民主
-
結語
-
參考書目
-
附錄 皮德思年表及學術事功
-
註釋
-
- 自序
- 導言
-
第一篇 「教育」的概念
-
第一章 教育的規準
-
第二章 教育即引領入門
-
第一篇附錄 「教育」之概念應用於當代英國之學制
-
-
第二篇 教育的倫理學基礎
-
第三章 古典證成理論
-
第四章 平等
-
第五章 合價值性活動
-
第六章 益趣的考量
-
第七章 自由
-
第八章 尊重人、博愛與人的概念
-
-
第三篇 教育與社會控制
-
第九章 權威與教育
-
第十章 懲罰與紀律
-
第十一章 民主與教育
-
- 人名索引
- 主題索引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