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1650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细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著名文学史家陈思和教授在本书中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逐渐领会作品的内在精微之处,展开美不胜收的文学之旅,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本书实为文本细读的范例,可作为通识课、选修课教材和普及读物。本次在出版十年后修订了全书,删减了部分旧篇目,增加了当代文学新篇目的解读,更贴近文学动态,内容更全面、新颖。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
    • 一、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
    • 二、细读文本与文学元素
    • 三、文本细读的几种方法
    • 四、简短的结语
  • 第二讲 中国新文学第一部先锋之作:《狂人日记》
    •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 三、《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 第三讲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
    • 一、为什么要选讲《知堂文集》?
    • 二、几篇散文的解读
    • 三、对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感受
  • 第四讲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
    • 一、为什么要讲巴金的《电》?
    • 二、解读《电》的几个问题
    • 三、《电》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 第五讲 新文学由启蒙向民间转向:《边城》
    • 一、理想化的翠翠和理想化的“边城”
    • 二、人性的悲剧
    • 三、由启蒙到民间
  • 第六讲 人性的沉沦与挣扎:《雷雨》
    • 一、说不清楚的《雷雨》
    • 二、《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 第七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 一、德语文学春风吹拂下的萧萧玉树
    • 二、《十四行集》的解读
  • 第八讲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
    • 一、民间和启蒙的汇集与冲撞
    • 二、《生死场》的文本解读
  • 第九讲 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骆驼祥子》
    • 一、市民文学的代表
    • 二、《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
  • 第十讲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
    • 一、《子夜》中两个艺术元素:浪漫和颓废
    • 二、《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
    • 三、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左翼立场
    • 四、《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
  • 第十一讲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
    • 一、张爱玲与都市民间的关系
    • 二、《倾城之恋》的文本解读
    • 三、人生的飞扬与安稳
  • 第十二讲 怀旧传奇与左翼叙事:《长恨歌》
    • 一、《长恨歌》成书前后的怀旧热
    • 二、《长恨歌》的结构与叙事
    • 三、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与当代都市生活
  • 第十三讲 “文革”书写与恶魔性因素:《坚硬如水》
    • 一、文学创作中的恶魔性因素
    • 二、《坚硬如水》的文本解读
    • 三、当代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与恶魔性因素
  • 第十四讲 法自然与重返民间:《秦腔》
    • 一、法自然的现实主义:细节的展示、时代信息
    • 二、精神性:疯子引生作为叙事者的意义
    • 三、艺术手法:细节铺展与直观性的表达
    • 四、秦腔:文化衰落与重返民间的想象
  • 第十五讲 站在诺贝尔讲坛上的报告:《讲故事的人》
    • 一、莫言的创作与诺贝尔文学奖
    • 二、文本解读:在讲故事的背后
  • 修订版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