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王德威
- 中文版序
- 導論
-
第一章 文學、民族與冷戰——中國現代文學是如何被發明的?
-
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體制化過程
-
二、文化本真性的香港製造
-
三、中國現代文學:台灣的負空間
-
-
第二章 現代性的碎片——從精神病院走向博物館的沈從文
-
一、北京何往?〈蘇格拉底談北平所需〉
-
二、藏家與史家
-
三、冷戰的楚狂:精神分裂話語
-
四、現代性的碎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
-
第三章 以命為授——社會主義革命後丁玲的政治化
-
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有性別嗎?《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
二、〈杜晚香〉: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童話的時代錯置
-
三、以命為授:丁玲一九八○年代的左翼忠誠主義
-
-
第四章 吳濁流,孤兒化,台灣的殖民現代性
-
一、自來水的故事:民族主義、殖民主義和現代化之爭
-
二、一種真正的現代性:台灣民主國
-
三、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台灣文學中的殖民現代性
-
四、從「亞細亞的孤兒」到「台灣之子」
-
-
第五章 打造社會主義親和力——馮至和歐洲人道主義在現代中國詩歌中的遺產
-
一、千百個寂寞的共和國:馮至的十四行詩和里爾克
-
二、死和變:馮至的《伍子胥》和歌德研究
-
三、作為右派的武器的莎士比亞:超越資本主義人道主義的現代中國
-
-
第六章 張愛玲、香港與冷戰
-
一、左與右的生成:當反共遇上新派武俠
-
二、《紅樓夢》的冷戰改編
-
三、錯失的現代性時刻:《紅樓夢魘》
-
四、重寫的政治:冷戰前線的張愛玲
-
- 結語 去冷戰批評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