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學者,覺也:羅近溪哲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31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通過對牟宗三先生關於儒學史上「覺悟」的整理,進一步的提出心體與性體兩面充盈飽滿而展開的覺悟必定歸宗於仁心之頓悟,由此衡定近溪學為心學發展而徹至圓教者,並且從仁心頓悟發展至極致,必定回到「詭譎之相即」之悟。由此釐清近溪學「覺悟」之真正意蘊。並且將「覺悟」作為近溪學的中心概念,由此來疏解其哲學所關涉的各種問題。本書還從牟先生的《中庸》、《易傳》以及《論語》、《孟子》兩系之中重新細分,將《易傳》、《論語》作為圓教之代表。這些觀點不一定正確,但應該可以給儒學研究者很多啟發。
  • 總序
  • 第一章 近溪生平的幾次「覺悟」
    • 第一節 近溪智慧發皇之源頭—尋一不歎氣之事
    • 第二節 遇「顏山農」—大夢得醒
    • 第三節 見「泰山丈人」—執念漸消
  • 第二章 「覺」義之界定
    • 第一節 學覺也,覺靈知也
    • 第二節 「覺」的含義之界定—天之知與人之知為一
  • 第三章 從「化儀」之教衡定近溪「覺悟」之中蘊含的儒家圓教問題
    • 第一節 牟宗三先生關於逆覺的疏解—「內在體證」以及「超越體證」
    • 第二節 從逆覺到頓悟
      • 一 內在體證到龍溪「四無」頓悟
      • 二 從超越體證到「光風霽月」之頓悟
      • 三 兩種進路的頓悟的偏差
    • 第三節 頓悟與仁心
      • 一 仁心為「心」、「性」兩面皆飽滿之頓悟
      • 二 重分牟先生的三系說為四系
      • 三 近溪歸宗於仁之定位—心學一系而徹至圓教者
      • 四 近溪學之覺悟與仁
    • 第四節 頓悟的兩種不同形態
      • 一 直下超越地頓悟真心與儒家頓悟之衡量
      • 二 詭譎之頓悟與近溪之覺悟
  • 第四章 「破光景」之工夫與「覺」
    • 第一節 「光景」之造成
    • 第二節 「覺」與「光景之消除」
    • 第三節 覺悟與「無工夫之工夫的絕大工夫」
  • 第五章 「覺」與近溪哲學中重要之觀念
    • 第一節 「孝弟慈」與「覺」
    • 第二節 「格物致知」與「覺」
    • 第三節 「覺」與「易經」之疏解
      • 一 「覺」與「中行獨復」
      • 二 「覺」與「易」
  • 第六章 近溪哲學之總結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