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土裡栽種品牌:用設計師思惟種出萬人排隊番茄的品牌故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149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像設計師一樣思考★★★
用設計思考,重新思考農業品牌策略,
設計師出身的青年農夫,打造出「萬人排隊的番茄」品牌故事
農業的永續未來之路,就在品牌經營!

★《朝鮮新聞》、《首爾經濟新聞》、《MagazineF》、《大山農村文化》、《幸福滿屋》、《上流階級》……媒體報章爭相採訪專文報導
★作者元承憲2016年榮獲「更好的明天的『美味talk』」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獎;2017年被選為江原道青年革命家。

◎你是設計師,為什麼要跑去種田?
作者元縄現在弘益大學主修產品設計,在擔任設計師工作幾年後,決定要回到江原道歸農。所有人原先認為他是要運用過去設計師的經驗,改行從事商標設計或包裝設計工作。但,他要做的不只是這些。

他認為設計師本質是「解決問題的人」,為了讓農業能永續經營,農村迫切需要設計師,所有農村相關的一切,都需要透過「設計師思惟」進行一場大手術。

◎設計師的農業思考,從好產品開始

●土地是一個生命體,要讓土地活下去!農業的核心價值是農作物的品質,而農作物的品質好壞取決於土壤是否活著,而化肥只會殺死土地。
●比起好山好水地區特產,農夫的努力才是確定農作物品質的關鍵。
●當農夫一點也不容易!就算有出類拔萃的技術,農事學問多,每次面臨的情況都不一樣,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匠人。
●番茄最美味可口的時候,是當番茄還掛在枝藤上,由於完全熟透,表面自然裂開的時候。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不理解完熟番茄的價值。

◎農場的品牌設計,他這樣做:

→「還是農場」的命名:太陽、天空、純淨、自然、希望……這些名字沒有識別度,看不出產品特質。作者用父母最常說的那句詞「還是不應該那樣做」的「還是」表達父母親幾十年對有機農業的堅持。

→農產品的命名:農家自己說好沒人信,從眾多消費者的回饋意見裡,找到關鍵詞KI,加上番茄的TO,組成番茄KITO名,意思是「好棒的番茄」、「奇蹟番茄」。

→品牌視覺設計:不用一般農場常用的農作物既定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反而以象牙色為底,LOGO圖樣由黑色、駝色、金色組成,具有強烈辨識度,並能傳達農場專注與幹練的形象。

為了想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作物的美味,他決定把美味的番茄介紹給廚師,也與廚師共同策劃多場活動,例如「期間限定餐廳」,讓生產者、消費者和廚師遇見並分享話題。

他更嘗試以有機農業農夫的標準,開了網路品牌商店「販售理念的農夫展示空間farmer’sgallery」,販售與展示他所挑選的作品(農產品)的空間。

他將設計師的浪漫與關懷,用來發現在地農業的問題點。不僅僅是考慮到未來的糧食問題,更想守護人們的飲食文化。他說:想要改變農業,我們需要更多的設計師,願意跟我們一起在田裡種植夢想。

【好評推薦】
作者是少見的能把握好平衡的人。雖然從事傳統農業,卻體現了智慧農場的風貌;雖然是農夫,卻也是商人。傳統與現代、實體經營與品牌形象、自我與他人,第一級產業與第四級產業,我沒見過其他人能像他一樣,在這些對立中取得平衡。我相信新詞彙「品牌農場(BrandFarming)」會因本書的出版而誕生。
—崔長順(최장순),《本質的發現》作者

「有機農業」追求的是永續經營的未來。遺憾的是,許多有機農家連溫飽都是問題。幸好,還是農場元縄現農夫讓大家見識到什麼是「有希望的永續農業」。吃了「KITO」番茄之後就會知道還是農場的不同之處。還有,讀完這本書之後,自然可以從中了解,還是農場如何以永續農業開展農業未來。
—文正勳(문정훈),首爾大學農經濟社會學部教授

本書描述了創造一個家族的榮譽徽章的故事。作者以設計思惟體現土地和汗水、時間和品質價值,建立「還是農場」品牌。僅靠一顆番茄就能成就最棒的名門望族,沒有比這個更帥氣的事了!
—金元日(김원일),國際慢食韓國協會副會長
  • 儘管如此,還是要「建構」
  • 第1章 建立連結
    • 確實推動農業設計思惟
    • 品牌農夫,在農田裡打造品牌
    • 農業品牌的建立條件,價值消費
  • 第2章 從事農活
    • 種番茄的人為什麼要買其他競品的番茄吃?
    • 農事是要讓土地活下去
    • 有機農業的真正武器不是安全
    • 農夫的自豪感
    • 智慧務農法
    • 「我們地區」的農產品最棒?
    • 無法世代相傳的農事出不了匠人
    • 自營農和商業化農業的關係
  • 第3章 説故事
    • 第一代有機農業,兩個人的選擇
    • 第二代有機農業,以為是「土湯匙」的「金鏟子」
    • 父親手掌的痕跡
    • 成為幫手的顧客
    • 新發現!裂掉的番茄
    • 好好吃飯
  • 第4章 取個好名
    • 品牌命名,不能隨便
    • 「還是農場」——承載著父母過往歲月的農場名稱
    • 不妥協的成果
    • 由消費者參與命名的番茄品牌——KITO
    • 傳達優質產銷鏈意義的禮盒命名——「還是農場的土地紀錄」
  • 第5章 創造差異化
    • 用我的標準創造差別化
    • 吃起來都差不多的番茄
    • 六千元的哈密瓜
    • 還是農場的調性
    • 成敗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 第6章 建立關係
    • 我喜歡雜誌的理由
    • 產、官、學,黃金三角
    • 顧客不是王,而是夥伴
    • 觀察土地的廚師
    • 在田裡打造期間限定的一日餐廳
  • 第7章 打造夢想
    • 建立會員制度「土壤伴侶」(soil mate),連結農場與消費者—和土地成為朋友的人們
    • 販售理念的場所,「農夫展示空間」(farmer’s gallery)
    • 推動永續農業的,「永續田地」(sustain field)
    • 還是農場,和二十四節氣成為一家人
  • 第8章 他話 農業設計
    • 尋找浪漫
    • 花了一年才整理好的行李
    • 處於危機中的機會土地
  • 第9章 他話 番茄故事
    • 韓國番茄品種不多的原因
    • 聰明的番茄保存法
  • 結語 打造結尾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