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幻象與跨越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43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米家路的詩歌視野深厚寬廣,論述紮紮實實、抓住了現代詩人的大苦悶和他們展示的詩意夢想,從而道破了中西現代主義詩歌的主題變奏,的確是一部非凡價值的詩學著作,讓我們讀後,不能不讚嘆,不能不讚美!
──節錄自劉再復專序〈導讀〉

1.國際比較文學前副主席樂黛雲教授、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劉再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楊小濱,重量級專業推薦。

2.旅美比較文學學者米家路三十年學術研究精粹。

3.觸及題材廣泛,論理精實,文筆細膩,是中西詩學比較研究的必讀之作。

☆本書收錄作者從事學術研究三十年之論文精選,主題涵括文學、文化、電影、藝術、哲學與新媒體,多篇文章均為中文翻譯首次在華語世界出現,開拓讀者視野!

全書分為兩大卷:卷一[詩‧想‧鄉:放逐與還鄉],探討中西現代主義詩歌中的家園意識,以及詩人還鄉對自我「烏托邦」的追尋;卷二[詩遊記:詩眼東張西望]則是對中西現代詩歌的跨語際閱讀與批評漫遊。作者從比較文學和文化的跨中西性角度切入,分析題材包括小說、詩歌、電影、藝術、新媒體與科技文化;論述面向涉及生態環境、科技進步、強勢霸權、身份危機等當代普遍關注的議題。書中雖旁徵博引各大家理論,但由於作者在研究工作之餘,同時從事文學創作近三十年,因而語法平實細膩,更增可讀性。

☆建議延伸閱讀《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全視角剖析中西詩學的比較研究。
  • 【推薦語】
    • 樂黛雲
    • 劉再復
    • 楊小濱
    • 序「秀威文哲叢書」/韓晗
  • 導讀/劉再復
  • 卷一 詩.想.鄉 放逐與還鄉
    • 第一章 放逐,還鄉與自我烏托邦-論現代主義詩人的家園意識
      • 一、還鄉,還鄉詩人與家園意識
      • 二、還鄉:危機與解救的歷史衝動
      • 三、作為烏托邦幻象的現代還鄉意志
    • 第二章 人造天堂:一場偉大的抒情戰役-論波德賴爾的家園幻象
      • 一、大都市-現代人流放的深淵
      • 二、消失的調解者與被放逐的立法者
      • 三、危險的苦難救贖
      • 四、人造天堂的神聖化幻象
      • 五、回憶,理想化/烏托邦座右銘
      • 六、田園冒險與還鄉隱喻
    • 第三章 蘭波的末世與創世-一個通靈者、朝聖者/煉丹術士的新世界幻象
      • 一、謀殺時代與朝聖者的盜火
      • 二、遊戲,狂歡節/神仙的旗林
      • 三、大回溯運動:極地/冰川幻景
    • 第四章 匱乏時代的放逐與第一故鄉的慶典-里爾克的後家園幻象
      • 一、都市恐懼與空間孤獨
      • 二、無家可歸與還鄉意志
      • 三、物化概念與大地轉換
      • 四、世界內在空間幻象
    • 第五章 頹敗的田園夢-李金髮的樂園圖景與殘酷的心理幻象
      • 一、陌生的都市景象與無根的放逐
      • 二、明麗之鄉幻象的二重性結構:文明化/再野蠻化秩序
      • 三、村童/聖園,牧童/金牧場,野人/樂園:原鄉的潛意識衝動
      • 四、放逐者的末日:原鄉廢墟的最後記憶
    • 第六章 還鄉:現代詩人尋求自我重塑的欲望
  • 卷二 詩遊記 詩眼東張西望
    • 第一章 燦爛的星座:英美國意象派詩歌初探
      • 一、傳統與反叛
      • 二、理論架構
      • 三、遺產與傳承:意象派的美學基礎
      • 四、意象派詩歌的特點與實踐
      • 五、結語:意象派的歷史功過
    • 第二章 詩,現代文化精神的救渡者
    • 第三章 城市,鄉村與西方田園詩:對一種文類現象語境的「考古學」描述
    • 第四章 張狂與造化的身體:自我模塑與中國現代性-郭沫若《天狗》再解讀
      • 一、自我誕生的雙重旅程
      • 二、狂暴的吞噬:絞痛的身體與自我的創生
      • 三、口腔膨脹:未來的敞開與自我的裂爆
      • 四、祛魅與重構:現代性的自我幻象
      • 五、郭沫若的身體詩學與新民族身分
    • 第五章 奇幻之旅:畢肖普旅行地理學中的海洋景觀
      • 一、遺失的時光:記憶、哀痛與懷舊
      • 二、無根的境遇與尋找家園
      • 三、邊緣化詩人:流動性的冥想與辯證
      • 四、女性的險旅與凱旋的空間
    • 第六章 反行衝動:論黃翔詩歌中的聲音,口頭性與肉身性
      • 一、「行」的多義性
      • 二、政治化的聲帶構成
      • 三、喧嘩與狂飲的聲音
      • 四、聲音詩學
      • 五、大音寫作:殉道者的音粒
      • 六、結語
    • 第七章 河流抒情,史詩焦慮與八十年代水緣詩學
      • 一、海子與駱一禾:水緣詩學中史詩意識的重構
      • 二、河流的再神話化:駱一禾
      • 三、作為神祕超然的水
      • 四、作為症候的河流:海子的史詩詩人身分
      • 五、作為宇宙招魂符語的水
      • 六、水緣彌賽亞主義:昌耀
    • 第八章 繆斯點燈:抒情邊緣性,游牧意識與中國新詩性電影
      • 一、詩人的流散與放逐
      • 二、抒情少數主義
      • 三、恩賜的繆斯與病理學
    • 第九章 翻譯敵人:重構中國現代翻譯中的背叛倫理
    • 第十章 展開的洞視:蓋瑞.施耐德的元圖像山水詩
      • 一、超全景手卷
      • 二、禪定之道
      • 三、靈魂之山
      • 四、環抱之水
      • 五、澄明之我
    • 第十一章 夢巢.夢網:全球超文字時代的網路詩歌與中國當代詩歌的異托邦書寫
      • 一、房子詩歌與夢巢:黃翔
      • 二、悖論
      • 三、1989流亡詩人
      • 四、作為「夢巢.夢網」的互聯網/線上/電子-詩歌
      • 五、網路詩歌中的眾聲喧嘩和雙層語體
      • 六、超文字與詩歌虛擬社群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