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reception politics)问题,以及来自欧美与日本的新知识在中国如何再生产的问题,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滕堡、世界语等,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大众传媒与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读者阅读和使用的,这些读者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种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 序
- 致谢
- 引言
-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
二 改造大众阅读文化之主要举措一
-
三 改造大众阅读文化之主要举措二
-
四 检讨
-
五 小结
-
-
第二章 “淫书” 的社会史
-
一 强种关怀
-
二 广告宣传
-
三 著译旨趣
-
四 译者与作者
-
五 读者反应之一
-
六 读者反应之二
-
七 读者反应之三
-
八 小结
-
-
第三章 “黑格尔” 的接受史
-
一 “黑格尔” 之于中国
-
二 译介黑格尔
-
三 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
-
四 援用黑格尔
-
五 章太炎与黑格尔
-
六 小结
-
-
第四章 “古腾堡” 的接受史
-
一 古腾堡成为问题
-
二 再现古腾堡之一
-
三 再现古腾堡之二
-
四 再现古腾堡之三
-
五 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
-
六 接受政治
-
七 小结
-
-
第五章 世界语的接受史
-
一 刘师培初倡世界语
-
二 刘章分歧
-
三 坐言起行
-
四 事随境迁
-
五 小结
-
-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
-
一 出道
-
二 福湘女校事件
-
三 《湖南教育月刊》
-
四 求助名流
-
五 其他活动
-
六 接受及传播
-
七 小结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9876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