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道從此入:清代翰林與香港

出版日期
2022/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7603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清代翰林是通過重重科舉考試而成的社會頂尖精英群體,除了學術地位,在社會上有超然的光環。香港本是海濱小地方,也沒出過本土翰林,然而清代翰林與香港,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從乾隆朝開始,這裏就留下翰林名士足跡。辛亥民國建立之後,一眾清遺民南渡香港,以翰林為首的這班遺民,為香港帶來了最早的正統文脈,也翻開香港文化史精彩的第一章。更罕為人知的是,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翰林歷史,原來是在香港終結的。
本書講述乾隆以來,一班狀元探花宰相為什麼先後作客香港,翰林們又是怎樣創立香港的正統儒學與傳統文化教育。許多人物與珍貴史料屬於首次發表。




目錄

引言

上篇 道暨天南

青山屐蹟:香港辛亥之前的翰林蹤跡
鯉門來客:香港開埠後的翰林來遊
道統南來:辛亥之後的南渡遺民
所南心史:遺民的隱居著述
海濱弦歌:清遺民在香港文化活動
海濱木鐸:香港中文教育的開創者
出處之間:清遺民的仕隱選擇
歸去蓬山:太史的最後歲月

下篇 玉堂群英

廉政奉公區玉章
李文田三代因缘
鄉土翰林鄧蓉鏡
驚「鴻」一瞥戴鴻慈
隱士學者吳道鎔
種樹孤臣梁鼎芬
履潔懷清丁仁長
九龍真逸陳伯陶
多才多藝崔廣沅
闇齋道士張學華
鄉居淡泊何國澧
琴書隱居伍銓萃
翰林第一桂南屏
情繫鄉梓謝遠涵
海濱財神梁士詒
「狀元落第」夏同龢
翰林外交家黃誥
西關少爺鍾錫璜
儒之大者賴際熙
海濱遺史區大典
忠厚榜眼左雨荃
懸壺濟世區大原 (附錄:區兆熊先生採訪記)
杜鵑庵主話溫肅
廣栽桃李岑光樾
藹然儒者朱汝珍
美食傳家江孔殷
末代探花商衍鎏
碩果一人刁作謙
附錄一:澳門的太史行蹤
附錄二:幾幀廣東翰林合照小考
結語
  • 引言
  • 上篇 道暨天南
    • 青山屐蹟:香港辛亥之前的翰林蹤跡
    • 鯉門來客:香港開埠後的翰林來遊
    • 道統南來:辛亥之後的南渡遺民
    • 所南心史:遺民的隱居著述
    • 海濱弦歌:清遺民在香港文化活動
    • 海濱木鐸:香港中文教育的開創者
    • 出處之間:清遺民的仕隱選擇
    • 歸去蓬山:太史的最後歲月
  • 下篇 玉堂群英
    • 廉政奉公區玉章
    • 李文田三代因緣
    • 鄉土翰林鄧蓉鏡
    • 驚「鴻」一瞥戴鴻慈
    • 隱士學者吳道鎔
    • 種樹孤臣梁鼎芬
    • 履潔懷清丁仁長
    • 九龍真逸陳伯陶
    • 多才多藝崔廣沅
    • 闇齋道士張學華
    • 鄉居淡泊何國澧
    • 琴書隱居伍銓萃
    • 翰林第一桂南屏
    • 情繫鄉梓謝遠涵
    • 海濱財神梁士詒
    • 「狀元落第」夏同龢
    • 翰林外交家黃誥
    • 西關少爺鍾錫璜
    • 儒之大者賴際熙
    • 海濱遺史區大典
    • 忠厚榜眼左雨荃
    • 懸壺濟世區大原
      • 附錄:區兆熊先生採訪記
    • 杜鵑庵主話溫肅
    • 廣栽桃李岑光樾
    • 藹然儒者朱汝珍
    • 美食傳家江孔殷
    • 末代探花商衍鎏
    • 碩果一人刁作謙
  • 附錄一 澳門的太史行蹤
  • 附錄二 幾幅廣東翰林合照小考
  • 結語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