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古典文学意象研究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997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意象及其相關論題(如“意”與“象”、“興象”、“氣象”等),是構築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核心範疇和基礎問題,也是進入並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審美特性的根本途徑。本書分別從字源學考辨、中國古代傳統意象觀、唐詩意象構成特點、重要作家意象創作分析以及在敘事學和現象學維度下重新審視意象等多角度、多層次展開研究,既有對前輩學術成果的繼承和借鑒,也有研究者自己更深入的考辨和全新的闡釋。
  • 上篇 意象理论研究
    • 第一章 意、象及相关用语的字源学考察
      • 第一节 “象” 义考辨
      • 第二节 言、意等相关语辨析
    • 第二章 “兴象” 相关语汇辨析
      • 第一节 “赋” “比” “兴” 简议
      • 第二节 “兴” 义详析
    • 第三章 宋元明清意象理论撮要
      • 第一节 严羽的“兴趣” 说、“气象” 说与意象的关系
      • 第二节 元明意象理论举要
      • 第三节 王夫之情景论的意象观
    • 第四章 意象与叙事
      • 第一节 从“物感” 到“事感”
      • 第二节 审美意象与抒情文学中的“叙事” 层次
      • 第三节 叙事文学中的叙事意象
    • 第五章 意象性思维特征
      • 第一节 意象性思维的内在规律
      • 第二节 意象性思维中的指向性
      • 第三节 意象性思维的本质性特征
    • 第六章 “境域” 视角下的意象
      • 第一节 “境域” 释义
      • 第二节 境域性观照下的诗歌意象
  • 下篇 作品意象分析
    • 第七章 唐人诗歌创作中的意象营构
      • 第一节 由繁到简的意象构成手法
      • 第二节 李商隐诗歌意象构成的隐喻手法
    • 第八章 元、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分析
      • 第一节 王实甫《西厢记》意象研究
      • 第二节 张可久散曲中的意象
      • 第三节 汤显祖《牡丹亭》柳梅意象分析
      • 第四节 张岱诗歌意象研究
    • 第九章 清初诗歌意象中的“故国”
      • 第一节 遗民诗人的诗歌意象
      • 第二节 王士祯“神韵说” 及其诗歌意象
    • 第十章 清代中后期的作家作品意象
      • 第一节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意象
      • 第二节 龚自珍诗词中“落花” “风雷” “箫” “剑” 意象
    • 附录一 元代意象文献选录
    • 附录二 明代意象文献选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