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泗州大聖」與「松雪道人」各為歷史人物之稱號,也代表佛教史上的兩個概念。前者是神異僧,具傳奇、神話性,代表佛教信仰的對象;後者是元人趙孟頫,是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及重要的佛教居士,代表佛教信仰者及贊助者之一種典型。前者是三寶的象徵,為佛教信徒所皈依及供養;後者是三寶之弟子,為佛教教法所規繩及保祐。兩者各有其象徵意義,為佛教信仰之一體兩面,相因而相成,相離而互失,關係至深,是佛教信仰與佛教文化形成之條件,缺一而不可。本書以泗州大聖之信仰為始,探討宋元佛教信仰的各種表現方式,及佛教文化形成之多種助因,著重在宋元社會菁英對佛教信仰之多重表現,旁及婦女之修行、官僚士人之寫經、與日僧入宋求法之經歷等等,都是宋元佛教史中不甚受重視的課題,希望本書之討論,能喚起文史研究者之注意。
- 代序
- 緒論
-
第一章 泗州大聖僧伽傳奇新論──宋代佛教居士與僧伽崇拜
-
一、引言
-
二、僧伽大師「真身舍利」的關鍵人物⎯⎯善聰
-
三、僧伽傳記的編著者──蔣之奇
-
四、僧伽崇拜的居士代表──李綱
-
五、僧伽神蹟的宣揚者──李祥
-
六、僧伽寺、塔及真身故事之餘響
-
七、結語
-
-
第二章 兩宋社會菁英家庭婦女佛教信仰之再思考(上篇)
-
一、引言
-
二、「虔信之妻」一節評析
-
三、北宋婦女佛教信仰與修行
-
四、餘論
-
-
第三章 兩宋社會菁英家庭婦女佛教信仰之再思考(下篇)
-
一、引言
-
二、婦女佛教信仰與修行
-
三、婦女修行佛教所表現之自主性
-
四、餘論
-
-
第四章 論宋代士人的手寫佛經
-
一、引言
-
二、宋以前士人之寫經
-
三、宋代士人之寫經
-
四、蘇軾的寫經
-
五、蘇軾周遭親友之寫經
-
六、張即之的寫經
-
七、宋代士人寫經之評價與影響
-
八、結論
-
-
第五章 論趙孟頫的寫經與其佛教因緣──從仇英的《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卷》說起
-
一、引言
-
二、今我為君書般若,一包茶葉未為多──趙孟頫與他寫《心經》的意涵
-
三、我師中峰大和尚,慈悲憐憫諸眾生
-
四、千古不磨唯佛法,百年多病只儒冠
-
五、結語
-
-
第六章 參訪名師:南宋求法日僧與江浙佛教叢林
-
一、前言
-
二、南宋初期來華之求法日僧與江浙叢林
-
三、南宋後期來華之求法日僧與江浙叢林
-
四、江浙五山、五山禪僧與江浙佛教文化
-
五、結語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