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劉述先(1934-),江西吉安人,生於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系文學士及哲學碩士、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副教授、南伊利諾大學哲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講座、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現為中大哲學系榮休講座教授、中研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劉先生著作等身,出版中英文論著二十多種,其中包括:《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黃宗羲心學的定位》、《中西哲學論文集》、《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UnderstandingConfucianPhilosophy、EssentialsofContemporaryNeo-ConfucianPhilosophy等。劉先生是海內外公認的宋明理學專家、當代新儒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於重新闡釋中國哲學的智慧以貢獻於現代世界。
這本分量十足的論文集是為祝賀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與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共同策劃出版。文集收錄了香港、臺灣、中國大陸及海外學者共三十三篇文章,分為四組:「當代新儒家」、「宋明理學與東亞儒學」、「先秦儒學」及「全球議題」。文章的作者或是受教於劉先生的門生、與劉先生共事的同寅、曾向劉先生問學的後輩、與劉先生切磋的同道,都曾以不同方式得益於劉先生豐厚學養的教誨與指點。現在大家呈奉研究心得匯集成書,都是懷著相同的感恩和致敬的心意,祝福劉先生壽如南山、茂如松柏。
這本分量十足的論文集是為祝賀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與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共同策劃出版。文集收錄了香港、臺灣、中國大陸及海外學者共三十三篇文章,分為四組:「當代新儒家」、「宋明理學與東亞儒學」、「先秦儒學」及「全球議題」。文章的作者或是受教於劉先生的門生、與劉先生共事的同寅、曾向劉先生問學的後輩、與劉先生切磋的同道,都曾以不同方式得益於劉先生豐厚學養的教誨與指點。現在大家呈奉研究心得匯集成書,都是懷著相同的感恩和致敬的心意,祝福劉先生壽如南山、茂如松柏。
- 前言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的哲學思想
-
第一篇 當代新儒家
-
合哲學、道德、宗教為一體──當代新儒家的儒學觀
-
論當代新儒家的人文主義
-
「命題世界與道德世界」──劉述先先生對儒家傳統「知識與價值」的理解和詮釋
-
劉述先先生的詮釋學論述
-
論儒家「生生」的現代詮釋
-
從比較美學再思徐復觀先生的藝術創造論
-
「實踐必然性」與「內在要求」──回應陳瑞麟教授
-
The“Self”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Debates of Immanent Transcendence
-
How Is a Liberal Confucianism Possible?Some Remarks on Liberal-Confucian Debate in Modern China
-
-
第二篇 宋明理學與東亞儒學
-
程伊川、朱子思想型態的當代詮釋之反省
-
薛敬軒哲學思想研究
-
王陽明良知學新詮
-
略論甘泉學派的思想特色與學術貢獻
-
黃宗羲《明儒學案》對陽明學的評價
-
論中、韓新儒學的解釋框架:以牟宗三與高橋亨為例
-
德川日本孟子學論辯中的管仲論及其相關問題
-
「國語」、「漢語」、以及「日本語」──近代日本的語言論述
-
-
第三篇 先秦儒學
-
《尚書》史辨
-
忠臣的弒罪──從趙盾弒靈公看《春秋》的政治倫理
-
《荀子》「性」義辨析──古典思想核心處理的個案探究
-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歷史脈絡及當代意義
-
湖北儒學史略談
-
Friendship and Altruistic Concern in Aristotle and Mencius
-
-
第四篇 全球議題
-
世界公民的倫理共存
-
以殘酷為首惡──恐懼、自由主義與普世倫理
-
世界倫理與宗教對話如何可能
-
宗教教育的路向初探──兼論佛教教育的角色
-
蔣維喬前期靜功思想析論
-
論民主仁學的基本理論架構與發展前景
-
洪堡特思想為「漢宋之爭」所帶來的啟示
-
儒學人生智慧在哲學輔導中的應用
-
What Confucian Philosophy Means for Chinese Psychology Today:Indigenous Roots for Global Consciousness
-
Dialogical Confucianism as a Religious Tradition in a Global Context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