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200933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當今許多川渝民眾的記憶中,他們祖先生活的故鄉,是一個名叫“湖廣省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的地方。早在宋元時期,四川人口就發生了重大變化,直到明初,幾百年間湖廣地區持續向四川移民,特別是明中期以後,以麻城為代表的移民家族在四川各地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川渝兩地同湖廣地區血緣、歷史情感的百年紐帶。而湖北麻城孝感鄉,也成為四川重慶兩地居民關於祖籍記憶的終點。本文講述了百年前湖廣填四川這場移民潮,講述了“麻城孝感鄉”是如何成為川渝民眾共同的認知故鄉,以及這種傳承記憶背後的文化情懷。本書將一股感性的鄉愁情緒,化為理性客觀的文字,在歷史的變遷中找尋移民家庭的原鄉故土,將一個移民群體幾百年的家族變遷追根溯源、娓娓道來。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史料支撑
    • 五、研究框架
    • 六、课题创新
  • 第一章 麻城孝感乡历史钩沉
    • 第一节 麻城县的地理形势
      • 一、麻城县的地貌概况
      • 二、麻城县的地缘特征
    • 第二节 孝感乡沿革与方位
      • 一、麻城县建置沿革
      • 二、孝感乡历史沿革
      • 三、孝感乡始建年代
      • 四、孝感乡地理方位
    • 第三节 《都碑记》与“孝感乡都”
      • 一、邹知新与《都碑记》
      • 二、《都碑记》全文
      • 三、“孝感乡都”记事
      • 四、“孝感乡都”遗址
      • 五、“孝感乡都”解读
    • 第四节 孝感乡历史遗存考察
      • 一、沈家庄的“孝感厅”
      • 二、“麻邑四乡坛域图”
      • 三、高安河码头遗址
    • 第五节 孝感乡周边关系辨正
      • 一、“孝感乡”与“孝感县”
      • 二、移民源流与“麻城过籍”
  • 第二章 元代成都“孝感乡”的由来
    • 第一节 宋末元初的成都平原
      • 一、战后成都平原的凋敝
      • 二、元初政府的应对举措
    • 第二节 成都平原屯田的兴起
      • 一、成都军屯的创立经过
      • 二、成都军屯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成都军屯的管理体系
      • 一、元代四川的镇戍系统
      • 二、成都军屯的设点位置
      • 三、带“乡”的成都军屯
    • 第四节 “孝感乡”军屯的由来及演变
      • 一、省外来的屯田专业户
      • 二、元朝在淮西的屯田
      • 三、由军屯番号到地理单元
  • 第三章 楚人迁川潮流的兴起
    • 第一节 西系红巾军在荆楚
      • 一、兵起鄂东
      • 二、移民滥觞
    • 第二节 荆楚移民迁巴蜀
      • 一、襄汉流民聚绍熙
      • 二、躲避战火入巴蜀
    • 第三节 大夏政权据四川
      • 一、开辟蜀中新天地
      • 二、开创移民新时代
      • 三、楚民落业的方式
  • 第四章 湖广军事移民的开启
    • 第一节 明王朝对四川的军事镇抚
      • 一、四川卫所之设
      • 二、从征军士镇蜀
      • 三、楚民屯垦戍边
    • 第二节 朱元璋对明氏旧部的处置
      • 一、对溃卒的收集
      • 二、对庄户的安置
      • 三、对渠帅的处决
      • 四、对权臣的惩治
      • 五、对夏主的远徙
    • 第三节 湖广遗民的命运与踪迹
      • 一、就地安置
      • 二、举兵反抗
  • 第五章 移湖广实四川的奥秘
    • 第一节 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状况
      • 一、四川经济衰减的诱因
      • 二、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
    • 第二节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
      • 一、战略前沿重镇
      • 二、人口输出基地
      • 三、《招民榜文示》解读
    • 第三节 征发孝感迁民入四川
      • 一、入川缘由
      • 二、迁民构成
      • 三、迁民征发
      • 四、移徙路线
    • 第四节 孝感迁民在四川的安置
      • 一、安置政策
      • 二、安置区域
      • 三、安置形式
      • 四、个案剖析
    • 第五节 湖广自发移民活动的兴起
      • 一、迁移背景
      • 二、个案剖析
  • 第六章 湖广移民的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元明四川人口格局的变化
      • 一、元代四川的人口状况
      • 二、明代四川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湖广移民姓氏的空间分布
      • 一、叙州府
      • 二、直隶泸州
      • 三、重庆府
      • 四、夔州府
      • 五、顺庆府
      • 六、成都府
    • 第三节 湖广移民空间分布的特点
      • 一、偏向东南聚集
      • 二、叠压积层现象
  • 第七章 麻城移民家族的成长
    • 第一节 麻城籍世家大族的分布
      • 一、川南地区
      • 二、川东地区
      • 三、川西地区
    • 第二节 麻城移民家族成长的原因
      • 一、原乡成长背景
      • 二、四川客居环境
      • 三、移民自身条件
    • 第三节 孝感乡移民家族的崛起
      • 一、孝感乡家族墓志辑录
      • 二、孝感乡家族墓志剖析
      • 三、孝感乡家族成长个案
  • 第八章 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
    • 第一节 蜀人楚籍记忆的源头
      • 一、“前明侨户多籍楚”
      • 二、“奉诏入川”辨
      • 三、“洪武二年”解读
    • 第二节 移民历史记忆的传承
      • 一、移民记忆传承的形式
      • 二、家世来源的文本书写
    • 第三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兴起
      • 一、同乡移居传说概念
      • 二、移居传说的历史“选择”
      • 三、成都的“黄陂孝感人”
    • 第四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演化
      • 一、明清易代背景下的集体失忆
      • 二、清初湖广移民祖籍意识的淡漠
      • 三、清末民国孝感乡传说的泛化
      • 四、同乡移居传说泛化的形式
      • 五、同乡移居传说版本的定型
    • 第五节 “孝感乡”指代符号的建构
      • 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 二、孝感乡的符号指代含义
      • 三、“孝感乡”符号的建构过程
  • 第九章 祖籍记忆认同与文化整合演变
    •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的整合
      • 一、宗教信仰
      • 二、方言习俗
      • 三、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巴蜀地域社会的整合
      • 一、土客界限的消融
      • 二、省籍观念的淡化
      • 三、汉夷民族的融合
      • 四、盆周民众的交融
    • 第三节 社会角色在整合中的作用
      • 一、地方官员的导向教化
      • 二、乡土士绅的组织宣传
      • 三、广大民众的创造传播
  • 第十章 文化回归与精神家园建设
    • 第一节 麻城寻根热的兴起
      • 一、麻城寻根热的特点
      • 二、麻城寻根热的成因
    • 第二节 同类祖源与精神家园建设
      • 一、同类祖源的文化意义
      • 二、移民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
      •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调查
      • 一、流传现状的一般调查
      • 二、流传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三、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
  • 附录:寻根,为那悠悠乡愁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